微量元素是植物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中磷元素在植物營養中有著重要作用,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它不僅僅是生物遺傳物質核酸的組成部分,也是細胞的分裂和分生組織的發育有關。那么磷元素的營養功能及對作物影響有哪些?
磷的營養功能
磷在植物體內是細胞原生質的組分,對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還參與植物生命過程的光合作用,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傳遞過程。磷還能促進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長,使植物提早成熟。植物在結果時,磷大量轉移到籽粒中,使得籽粒飽滿。
促進細胞分裂,促使植物生長發育
磷是核酸、磷酸酯、磷脂、核蛋白等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充分供應磷的情況下,核酸、核蛋白才能正常形成。磷供應不足時,在作物外形上就由于細胞分裂生長受影響而導致生長緩慢,根系發育不良,分枝、分孽較少,植株矮小。
促進呼吸作用
作物體內參與呼吸作用的重要酶類都含有磷,貯存和調節能量的三磷酸腺試也含有磷,充足的磷營養常能促進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加養分吸收,有利于作物生長。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促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的合成運輸
磷直接參與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糖之間的轉化、碳水化合物水解、轉化也多離不開磷酸化作用。從糖轉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的過程也都需要磷參加,缺磷時脂肪合成受到影響。
增強作物的抗逆性
磷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病等能力。磷脂親水基團能提高細胞結構的充水度和膠體的束水能力,增強作物的抗旱性;磷能提高作物體內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點降低同時磷脂能增強植物細胞對溫度變化的適應性,從而增強作物的抗寒能力。
植物磷的來源
資料顯示,全世界的耕地,大約有43%是處于缺磷狀態,我國大約就有2/3的耕地明顯缺磷,土壤缺磷的這種情況已經嚴重成為制約農作物生長的關鍵因素。土壤是農作物獲取磷營養元素的自然渠道。而磷素化合物的含量和特性與土壤之間會發生某些化學反應,均會直接影響作物對磷的吸收。
磷元素的特性
磷元素在土壤中移動性比較小,擴散能力較低,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磷元素容易被土壤中的鐵、鋁等氧化固定,土壤中有效磷濃度低。
磷元素只有在根系附近時,才能被作物吸收。
磷作物影響有哪些?
作物及作物生長速度
一般喜磷作物吸收磷的能力比一般作物強,比如油菜、大豆、花生、蠶豆等作物的吸收磷能力更強些。作物生長加快,對磷的需求和吸收也會增加,比如苗期、幼果期、膨果期等是苗勢快速生長,果實快速發育的時期,需磷較多,吸收磷也會增加。
根與菌根因素
根包括根的形態、根分泌物、根際pH值、根分泌的磷酸酶等。磷的吸收部位是根尖和根毛,根系發達的作物,可增大根部對磷的截獲量,也可縮短磷擴散到根部的距離,在同一時間內,有根毛的根比沒有根毛的根吸收磷的量要多3~4倍。菌根的分泌物也能促進難溶性磷的溶解度,菌根能增加植物吸磷的能力。
環境因素
主要包括溫度、光照、水分等。低溫、缺氧或光照不足等均可顯著抑制根對磷的吸收;溫度升高有利于磷的吸收。增加水分也有利于土壤溶液中磷的擴散,因此提高磷的有效性。
元素間的互相作用
比如氮肥能促進磷的吸收;鋅過量會抑制錳的吸收,降低磷的有效性。
土壤酸堿度及土壤供磷狀況
植物能利用的磷主要是土壤中的無機磷,通常有機磷必須轉化為無機磷才能被大量吸收。土壤pH值為6.6~7.0時,磷的吸收利用率,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缺磷。
磷的缺乏會直接影響作物中核蛋白的形成、抑制細胞的分裂和增殖,終導致作物生長緩慢或生長停滯,作物缺乏磷元素的癥狀我們可以根據莖或者葉片上的紫紅色來進行判斷。
植物缺磷時植株生長緩慢、矮小、蒼老、莖細直立,分枝或分蘗較少,葉小,呈暗綠或灰綠色而無光澤,莖葉常因積累花青苷而帶紫紅色。根系發育差,易老化。由于磷易從較老組織運輸到幼嫩組織中再利用,故癥狀從較老葉片開始向上擴展。缺磷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少而小。成熟延遲產量和品質降低。輕度缺磷外表形態不易表現。不同作物癥狀表現有所差異。
磷素過多的危害
若農田內常年使用磷肥,容易引起土壤中磷元素的大量累積,它們不易被溶解,也不利于被植物的吸收利用。土壤中存在過多磷元素,有時也會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長。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干旱時節的輕質土壤中
1.呼吸作用增強,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莖葉生長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
2.葉片肥厚而密集,繁殖器官過早發育;
3.阻礙硅的吸收,水稻易生“稻瘟病”;
4.由于水溶性磷酸鹽可與土壤中鋅、鐵、鎂等形成溶解度低的化合物,降低這些元素的有效性,所以,磷素過多引發的癥狀,常以缺鋅、缺鐵、缺鎂等失綠癥表現出來。
每一種元素都與作物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缺失或過多都會造成病害。對此農民朋友對磷元素的營養功能,磷元素對作物影響有哪些也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