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北、山東、河南等地的棉花貿易商反映,4月中旬以來2016/17年度新疆棉內地庫銷售“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一是“雙28、雙29、雙30、雙31”的手采棉及機采棉詢價和出貨形勢要明顯好于低品質、低等級的新疆棉,特別是部分巴楚、伽師、麥蓋提及部分阿克蘇地區的手采棉因馬值C2,斷裂比強低于27CN而不受內地紡織企業的關注;二是北疆奎屯、沙灣、石河子等地的機采棉雖然回潮、雜質含量要高于南疆手采棉,但因纖維長度普遍在“29mm及以上”、馬值多為B2或A、斷裂比強度28CN及以上,詢價和出貨要好于手采棉、低品質皮棉。業內分析,由于2017年輪出的儲備新疆棉與手采棉、低品質新棉“搶道”現象突出,加上紡織企業普遍認為儲備庫2011-2013年度新疆棉供給充足而隨用隨買導致新棉品質越差、價格越低都不好賣。
據了解,進入4月中旬以來,疆內軋花廠拋售棉籽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部分棉企雖然皮棉加工銷售并未產生虧損,但棉籽很可能“拖了后腿”。一方面,春節以來國內棉副產品價格持續不景氣,疆內很大一部分短絨廠、榨油廠未開機生產,棉花加企業惜售情緒蔓延;另一方面,隨著4月份氣溫升高,棉籽儲存難度加大,一些北疆軋花廠棉籽發霉、變質,只能低價處理,虧損擴大。奎屯某大型棉企近幾日拋售5000噸霉變棉籽,雖然報價已大幅低于目前市場價格,但油廠、短絨廠應者寥寥。由于美元儲“縮表”、加息政策預期及一季度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并不理想,原油及黑色系商品止跌反彈的難度較大,油廠對棉籽收購很謹慎。從時間上來看,4-7月份也不是榨油旺季,除一些大廠常年收購、加工外,大部分疆內外小油廠都已停機檢修,棉籽收購主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