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中旬,各地棉花春播陸續展開,黃河流域春播工作展開明顯遲緩。據不少棉農反饋,由于今年春寒,棉花春播要到4月20日左右才會大量展開。
通過對河北、山東地區的棉農了解,大家對今年棉花有三大期望:
第一,期望籽棉價格在5元/斤以上。一位山東夏津棉農算了一筆賬:隨著農資、人工費用的上漲,種棉成本一般在1100-1200元/噸(地膜、農藥、化肥、澆灌、人工、機械等費用),以單產450斤/畝計算,若籽棉價格在5元/斤的話,平均毛收益450×5=2250元/畝,純收益在2250-1200=1050元/畝。該棉農表示:“這個收益對棉農還有一定吸引力。由于棉花種植只產一季,而玉米、小麥是兩季收成,棉花純收益在1000元/畝以上才具吸引力,否則棉花面積將會越來越小。”
第二,收購主體要再多一些,最好棉農在家門口就能賣棉花。近幾年,內地400型軋花廠越來越少,棉農“賣棉難”的問題比較突出。以河北滄州為例,當地擁有400型軋花廠80余家,但是2016年參與收購的僅僅在6、7家,這讓棉農賣棉非常不便。
另外,由于籽棉價格始終處于低位,走街串戶收購棉花的棉販數量越來越少,很多棉農找不到收購主體,造成買賣雙方的脫節。一位棉農表示:“真希望軋花廠的數量再多一些,最少一個鄉鎮一個。”這樣的密度才夠支撐起當地的棉花生產。算下來,滄州80多家400型軋花廠全部運轉起來,鄉鎮賣起棉花來才方便。
第三,期望“保護區”建在自家土地上。10日,《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以新疆為重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主產區為補充,劃定棉花生產保護區3500萬畝”,這讓山東、河北的棉農心理明顯“活絡”起來。
不少棉農表示,如果“保護區”建在自家田地上,那么豐收就有指望了。另外,棉農們認為建立棉花“保護區”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扶持資金,有了這些支持,棉花生產想不發展都難。
筆者在了解中有兩點感受:一是棉農仍對種棉一片熱忱。雖然這幾年棉花收益降低,大家意志略顯消沉,但大家對棉花的熱愛之情不減。就如火種,星星不滅。二是棉農依然在為內地棉業發展探求路徑,讓筆者深感一種責任和擔當。這些都將預示著中國棉業會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