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綿腐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尤其是在水稻秧苗期發生最多。尤其是在低溫環境的條件下,發病極為嚴重。水稻在播種后,若氣溫低于10℃以下的溫度,秧苗的根部活力就逐漸減退,其吸水吸肥的能力隨之下降,最終導致爛秧。
水稻秧苗在3葉期前后,氣溫逐漸下降,持續的時間越久,根部的生長明顯緩慢,病菌隨之侵染秧苗,爛秧就越發嚴重。水稻綿腐病在發病時,秧苗的幼芽部位出現少量的乳白色膠狀物,隨后會隨之逐漸擴散,致使整株出現鐵銹色,受到侵染的水稻內部出現腐爛,導致不能萌發,病株由基部腐爛而漸漸枯死。在發病期間,受到低溫的影響,水稻生育提供了病菌侵染的條件,播種后氣溫越低,持續的時間越長,對水稻產生的生育影響越大,水稻綿腐病就越來越嚴重。
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防治水稻綿腐病,將嚴格的挑選種子,防治水稻芽兒受凍,催芽時防治過熱,不得超過30℃,催芽過后應及時晾種;加強水稻間的水分管理,濕潤育秧播種后,遇低溫下雨天短時,應灌水保護其水稻發芽。可以采用藥劑進行防治,在播種前采用敵克松對苗床進行消毒,一旦發現病株后,及時施用藥劑進行防治。每畝采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00倍液或6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硫酸銅1000倍液均勻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