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枯病除危害番茄外,還危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保護地茄果類蔬菜上發生較重,果實受害造成品質嚴重下降,損失較大。
番茄斑枯病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葉正反面均出現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深褐色,中間灰白色,稍凹陷,果實上散生黑色小斑點,直徑2-3毫米,呈魚眼狀。嚴重時布滿全葉,導致葉片褪綠變黃。氣溫在15℃以上,遇陰雨天氣易發病。高溫干旱不利于發病。
番茄斑枯病典型癥狀是病斑小,呈魚眼狀,病斑上散生許多黑色小點,不同于斑點病和細菌性斑疹病癥狀。番茄斑點病典型癥狀是壞死斑呈灰黃色或黃褐色,有輪紋或邊緣有黃色暈,潮濕時著生暗灰色霉層。番茄細菌性斑疹病典型癥狀是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暈圈,葉緣和未成熟果實染病明顯,潮濕冷涼、低溫多雨、噴灌后有利于發病。
番茄斑枯病由番茄殼針孢菌侵染引起,病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多年生茄科雜草和種子上越冬,成為次年初侵染源。病菌發育適溫22,-26°C,12℃以下或27℃以上不利于發病。高濕條件有利于分生孢子從分生孢子器內溢出,適宜相對濕度為92%~94%,達不到這個濕度時不發病。防治番茄斑枯病,應與非茄科作物輪作3--4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連作大棚每畝施金微微生物菌劑30公斤,以改良土壤;用霜脲氰原藥600倍液,或20%氟嗎啉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與全溶性鈣600--800倍液混用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