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蔓枯病屬真菌性病害,是由子囊菌亞門瓜類球腔菌侵染所致。主要侵染西瓜葉片、莖蔓。葉子受害時,初出現黑褐色小斑點,以后成為直徑1~2厘米的病斑。病斑為圓形或不規則圓形,黑褐色或有同心輪紋。發生在葉緣上的病斑,一般呈弧形。老病斑上出現小黑點。病葉干枯時病斑呈星狀破裂,葉片變黑而枯死。蔓受害時,初產生水浸狀病斑,中央變為褐色枯死,以后色部分呈星狀干裂,內部呈木栓狀干腐。西瓜蔓枯病以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附著于病部混入土中越冬。來年溫、濕度適合時,散出孢子,經風吹、雨濺傳播為害。種子表面也可以帶菌。病菌主要經傷口侵入西瓜植株內部引起發病。病菌在5~35℃的溫度范圍內部可侵染為害,20~30℃為發育適宜溫度,在55℃溫度范圍內都可侵染為害。在55℃溫度條件下,10分鐘即可死亡。高溫多濕,通風透光不良,施肥不足或植株生長弱時,葉片受害重。葉片受害初期出現褐色小斑點,逐漸發展為直徑1~2厘米有同心輪紋的不規則圓斑,以葉緣為多。老病斑出現小黑點,于枯后呈星狀破裂。莖蔓和果實受害開始也為水浸狀病斑,中央部分變褐枯死,爾后呈星狀干裂,成為木栓狀干腐。蔓枯病與炭疽病區別是病斑上無粉紅色分泌物;與枯萎病區別是發病慢,全株不枯死且維管束不變色西瓜蔓枯病由瓜類球腔菌侵染引起。溫度變化大,高溫高濕,易使病害蔓延速度加快。此外,瓜類連作、溫室和大棚栽培、在地勢低洼、作物枝蔓茂密、通風不良、濕度大、作物長勢弱等條件下發病嚴重。癥狀:蔓、葉、果實均可發病。葉柄及瓜蔓上發病,初為水漬狀小斑,后變褐色梭形斑,節部產生油浸狀褪色裂紋,并分泌出膠脂。病情嚴重時,蔓上裂紋部位出現爆裂。植株出現生長發育緩慢或停止生長;重者全株死亡,蔓干燥后呈赤褐色。幼苗莖部受害,初現水漬狀小斑,后迅速擴展,致使幼苗枯萎死亡。
葉片受害,初出現褐色近圓形病斑,直徑0.3~1厘米,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空氣潮濕時,全葉枯死,并有明顯的小黑點;病斑從葉緣開始時,多產生“V”字形或半圓形黃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果實上發病,初呈油漬狀小斑點,后變暗褐色圓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呈星狀,后密生小黑點。西瓜蔓枯病又稱黑腐病、褐斑病,主要侵害西瓜、香瓜,還可以侵染西葫蘆、南瓜等葫蘆科作物。此病因引起西瓜莖蔓枯萎、衰亡而得名,重者導致成片瓜秧死亡。為了摸清西瓜蔓枯病在本地區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我們于2005年開始對該病進行了為期2年的探索,現總結如下。1癥狀幼苗得病初在子葉莖部有水漬狀小斑,并迅速上下擴展,呈環狀黑色或棕黃色病狀,不久全株軟腐而死。受害后的初生葉有淺褐色水漬狀小點,并逐漸擴大成圓形、近圓形或不規則的黑色大斑;葉緣受害時,形成黑色弧形或楔形大斑,病部干枯,表面散生有黑色小粒點。莖蔓受害初發生在莖基部的分杈處,呈水漬狀灰綠色斑,漸漸沿莖擴展到各節部,病斑呈短條狀褐色膠汁,干涸后凝結成深紅色至黑色的顆粒狀膠質物,附著在病部表面,蔓葉枯萎。橫切病莖,表皮變褐,而維管束不變色。果實受害先呈現水漬狀小斑,后擴大成暗褐色圓形的凹陷斑,病斑表面常呈星狀開裂,產生黑色潰瘍,病斑上著生許多分散黑色小點。2發病規律蔓枯病是真菌性病害。西瓜的蔓枯病應該怎樣解決呢?廣大農民朋友及農業部門的種植經驗之談: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是對抗蔓枯病、根腐病常使用和效果好的農藥殺菌劑。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作用范圍廣泛,使用起來也方便,一種農藥治療病害的全部階段。真是一藥多用。
下面來介紹下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的好用之處: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不僅可以種子消毒、土壤消毒、灌根,并且還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植物生長。此藥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進入植物體內,移動極為迅速。在根系內移動僅3小時便移動到莖部,24小時移動至植物全身。并且高效、低毒、無公害,能抑制病原真菌菌絲體的正常生長或直接殺滅病菌,又能促進植物生長。與現在的綠色蔬菜,綠色生活達成了一致。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或哈漫迪黃葉死苗120還對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疫病、干腐病、黑星病、菌核軟腐病等等病害,都有顯著的效果那這種問題重茬(連作)障礙該怎么解決呢?1.土壤處理。首先是采用在種植前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要進行突然消毒,使用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選用手扶式拖拉機,順溝使用藥劑,深度要達到30-50公分,然后要覆膜,防止揮發,以達到好的熏蒸處理,熏蒸處理需要兩周左右,處理的費用基本上是一畝地130-150之間,處理一次可以保持3年。病害循環春麥區,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當氣溫回升到16℃左右,葉片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藉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小麥抽穗后,分生孢子從小穗穎殼基部侵入穗內,為害種子,成黑胚粒。在冬麥區,病菌可在病苗體內越冬,返青后帶菌幼苗體內的菌絲體繼續為害,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發病特點小麥根腐病菌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種子表面與菌絲體潛在種子內部越夏、越冬;分生孢子和菌絲體也能在田間病殘體上越夏或越冬。因此土壤帶菌和種子菌是苗期發病的初侵染源。當種子萌發后,病菌先侵染芽鞘,后蔓延至幼苗,病部長出的分生孢子,可經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使病情加重。不耐寒或返青后遭受凍害的麥株容易發生根腐,高溫多濕有利于地上部分發病,24—28℃C時,葉斑的發生和壞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時,有利于發生穗枯。重茬地塊發病逐年加重。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地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種,種植不帶黑胚的種子。2、提倡施用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麥收后及時耕翻滅茬,使病殘組織當年腐爛,以減少下年初侵染源。3、采用小麥與豆科、馬鈴薯、油菜等輪作方式進行換茬,適時早播,淺播,土壤過濕的要散墑后播種,澆水時可以使用鑫科植保爛根死苗120或哈漫迪黃葉死苗120隨水沖施等農業措施減輕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