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來,化學肥料為農業種植帶來豐收的同時,也對土壤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肥料是土壤酸、堿、板結、鹽漬化等問題日益突出,有機質含量也急劇降低,直接導致作物根系弱,抗逆能力差,農產品品質低劣。
與此同時,我國中產階級崛起,帶動了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人對于品質農產品有了更高的追求,直接導致這一矛盾不可調和。俗話說“土好了,作物才能長好”,土壤是農作物的生長載體,如何快速補充土壤中丟失的養分,恢復地力對于生產高品質農產品,至關重要!
腐植酸是土壤中有機質極具活力的要素,是土壤的“腦黃金”。其原料來源于泥炭、褐煤、風化煤,國產礦源腐植酸原料來源于褐煤和風化煤,富含羧基、羥基、羰基、醌基等多種活性官能團。而礦源黃腐酸則是腐植酸中分子量較小、活性很高的組分,是礦源腐植酸中的精華。
然而黃腐酸在自然界中分解后是不穩定的,必須加工成黃腐酸鹽才穩定,便于加工儲藏。按水溶性、抗硬水能力、農業使用效果排序,品級從高到低依次為黃腐酸鉀>腐植酸鉀(或腐植酸鈉)>腐植酸粉。與腐植酸鉀相比,黃腐酸鉀的分子量一般在300-500之間,施入到土壤后是可以直接被作物分解利用的。與生化黃腐酸鉀相比,礦源黃腐酸鉀的用量僅為1/10,以底施為例,礦源畝用量在300-500g,而生化的要用到10公斤-20公斤。
礦源黃腐酸鉀是強堿弱酸鹽,呈堿性,富含羥基、酚基、羧基等多種官能團,利用率很高,施用之后,可以顯著增加土壤健康度,改善農產品品質,并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