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中藥名。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
垂盆草又叫石頭菜,佛甲草,屬景天科多肉植物,在山坡巖石隙,山溝邊,河邊濕潤處,極易栽培,對環境要求不嚴,是民間流傳極廣的一種草藥,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排膿生肌等的功效。本文就垂盆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與大家分享一下。
垂盆草的養殖方法
垂盆草的繁殖方法可采用種子繁殖,但多選擇扦插法和分株法繁殖,也可以壓條法繁殖,易成活,方便省時,成株快。在春季或秋季,選擇成年的垂盆草植株上較長的莖葉,直接插于苗床內,兩周左右即可生根,新移栽的幼苗應遮蔭兩三天,待生長穩定后,再移到向陽處。
垂盆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根系淺,易種植在肥沃的土壤環境中,土壤過于貧瘠,則會出現衰弱的狀態。在我國北京以南的地區,冬季放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好可安全過冬,生命力極強,莖葉落地即可生根。
垂盆草作為草坪草的優良性狀以及耐粗放管理的特性值得在屋頂綠化、地被、護坡、花壇、吊籃等城市景觀工程中進行廣泛推廣應用,并可作為北方屋頂綠化的專用草坪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垂盆草的養殖方法。
垂盆草具有以下優點:
1.耐干旱、耐高溫:垂盆草旱時自身可調節水分;吸水能力強,一個月不澆水(含天然降水)也不會干死;垂盆草極耐高溫:在45℃左右的高溫,仍能旺盛生長。
2.抗寒性強:在沈陽最低氣溫達-32℃時,能安全越冬,毫無凍害。
垂盆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藥草,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排膿生肌等的功效。春暖花開,百花爭艷,垂盆草又無意爭春,默默無聞地悄悄扎根生長;暮春將臨,落英繽紛,垂盆草更到了全盛時期。
垂盆草極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適應,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最相宜。能自播繁衍。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垂盆草、午時花之名。
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種。當氣溫20℃以上時種子萌發,播后10天左右發芽。覆土宜薄,不蓋土亦能生長。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需施液肥數次。在15℃以上條件下約20余天即可開花。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種,在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莖也可利用,插活后即出現花蕾。移栽植株無需帶土,生長期不必經常澆水。果實成熟即開裂,種子易散落,需及時采收。
垂盆草屬于民間常見的藥用植物,此種植物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而且具有高度的抵御惡劣環境的屬性,不僅耐旱而且非常的抗寒,在種植的時候對于土壤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是非常容易成活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垂盆草怎么種植,垂盆草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垂盆草簡介
垂盆草是多年生肉質草本,不育枝匍匐生根,結實枝直立,長10~20cm。葉3片輪生,倒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5~25mm,寬3~5mm,頂端尖,基部漸狹,全緣。聚傘花序疏松,常3~5分枝;花淡黃色,無梗;萼片5,闊披針形至長圓形,長3.5~5mm,頂端稍鈍;花瓣5,披針形至長圓形,長5~8mm,頂端外側有長尖頭;雄蕊10,較花瓣短;心皮5,稍開展。種子細小,卵圓形,無翅,表面有乳頭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佛甲草屬于多肉植物的一種,佛甲草生長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鹽堿、耐瘠,抗病蟲害,莖肉多汁,碧綠的小葉宛如翡翠,整齊美觀,既可作為盆栽欣賞,也可作為露天觀賞地被栽植。那么,佛甲草怎么種呢?佛甲草與垂盆草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吧!
由于佛甲草莖節著地生根,故繁殖很容易。佛甲草常以分株和扦插法繁殖,現有撒種移植、扦插、三種方法。
1、撒種繁殖
此種方法,是我院科研人員通過實驗得出,效果甚好。撒種主要適合于雨季或陰天進行,要求地勢平坦,疏松,濕潤的已耕耙地塊,做畦,要求畦不宜過大,過大操作不便,2×25m即可。把生長旺盛的莖葉剪成3-4cm,均勻的撒種在整好的畦內,撒種的莖葉間距大概1cm左右,用細土覆蓋于似露非露的感覺后,進行噴灌,要求保持土壤濕潤,約一周左右即生根,即可進行日常管理中。容器佛甲草。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