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被稱為花中皇后,又稱“月月紅”,主要有園林綠化、環保價值、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那么在月季是生長過程中,該如何防治月季霜霉病呢?
月季霜霉病又稱露菌病。病原菌從氣孔侵入,然后在細胞間隙和細胞膜中擴展,靠吸管插入細胞內汲取養分。多數發生在新枝的中、下部葉上,病葉葉面呈灰黃色到污紫色的不規則水漬狀斑點,最后變為同樣顏色的病斑,象發生藥害的癥狀。高濕時還可以看到白色的霉斑,病葉輕搖就會掉落。
霜霉病孢子發芽溫度為1-25℃,最適宜溫度為18℃,21℃時發芽率降低,26℃時24小時孢子死亡。霜霉病發病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水,孢子依靠水滴才能從氣孔侵入,在100%的濕度條件下才能發病。溫室切花月季多發生在加溫的10月份,而無加溫設備的日光溫室,秋末、整個冬季均易發生,露地生產則發生較少。
霜霉病對溫室切花月季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病害,起病急、傳播快、損失大,往往在幾天內一幢溫室中即將采收的切花全被毀掉。過去,我國沒有規模較大的溫室生產切花月季,也沒有發生霜霉病的報道。近年來,隨著切花生產的發展,主要由于引進種苗等原因,霜霉病已經開始危害我國切花月季生產。1990年秋冬,北京出現首例大規模切花月季霜霉病病害,繼而1991年秋冬北京郊縣出現了幾例霜霉病病情,由于防治不及時,損失都較慘重。近年來由于加強了對霜霉病的宣傳和防治,病情才基本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