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糧食作物,在高粱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害的侵襲,其中高粱絲黑穗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高粱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高粱絲黑穗病的防治技巧。
癥狀病株矮于健株。發病初期病穗穗苞很緊,下部膨大,旗葉直挺,剝開可見內生白色棒狀物,即烏米。苞葉里的烏米初期小,指狀,逐漸長大,后中部膨大為圓柱狀,較堅硬。烏米在發育進程中,內部組織由白變黑,后開裂,烏米從苞葉內外伸,表面被覆的白膜也破裂開來,露出黑色絲狀物圖及黑粉,即殘存的花序維管束組織和病原菌冬孢子。葉片染病在葉片上形成紅紫色條狀斑,擴展后呈長梭形條斑,后期條斑中部破裂,病斑上產生黑色孢子堆,孢子量不大。該病在遼寧、吉林、山西發生普遍且嚴重。
病原Sphacelothecareiliana(Ktllln.)Clint.異名Sorosporiumreiliaum(Ktlhn.)Mc.Alp.稱高粱絲軸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冬孢子球形至卵圓形,暗褐色,壁表具小刺,大小10―15×9―13(um)。初期冬孢子常30多個聚在一起,后形成球形至不規則形的孢子團,大小50一70um,但緊密,成熟后即散開。孢子堆外初具由菌絲組成的薄膜,后破裂冬孢子散出。冬孢子需經生理后熟才能萌發,在32―35℃,濕潤條件下處理30天,萌發率明顯提高。病菌在人工培養基上能生長。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該病以種子帶菌為主。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能存活1年,冬孢子深埋土內可存活3年。散落于土壤或糞肥內的冬孢子是主要侵染源。冬孢子萌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