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條矮縮病是2001年發生在我國的水稻新病害,2009年正式鑒定為南方黑條矮縮病,由白背飛虱傳播 ,在我國北方發生較輕,2009年開始在南方各省均有發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有關專家介紹,該病傳統的綜合防治措施有: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良種,淘汰上年發病嚴重的品種;及時 清除秧田及四周的雜草,特別是單季稻種植地區,應在播種前打藥防治秧田四周作物或雜草上的飛虱;早期發 現病株及時拔除,就地深埋,并從健康稻叢中分苗補缺,適當增施速效肥,促使稻苗恢復群體;防治藥劑可選 用噻嗪酮、吡蚜酮等長效藥劑與吡蟲啉、烯啶蟲胺等速效藥劑進行交替使用。
如今,來自德國的高科技植物生產調節劑——“碧護”在國內推廣應用以來,在防治水稻黑條矮縮病方面 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碧護”在國內多年的推廣應用中,在促進水稻生根,增加分蘗數, 增加有效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防治多種水稻病蟲害及改善品質、增加產量上的優良表現得到了廣大農業部 門和農戶的一致好評。為探索防治南方黑條矮縮病的有效方法,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開展了一系列試驗 示范,為稻區農民抗病增產增收提供了新途徑。
“碧護”抗病毒作用機理:1.“碧護”可強化水稻植株表面的硅質保護層、增強對白背飛虱的趨避性,從 而提高水稻的拒蟲能力,減少媒介昆蟲的傳毒機會;2.“碧護”含有抗病誘導物質 ——蕓薹素內酯、茉莉酸, 可以誘導植物產生抗病蛋白和相關酶,如幾丁質酶、葡聚糖酶、過氧化物酶等,增強自身抗病性;3.“碧護” 內含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病毒物質——類黃酮,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侵染和復制;4.“碧護”含有病毒抑制劑— —赤霉酸,可以抑制病毒癥狀的產生;5.“碧護”可促進受害水稻生長,加速恢復,減輕病毒物的為害。
“碧護”用于防治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技術要點:1.第一次:浸種,每5千克水稻種子用碧護1克加5千克水浸 種。或拌種,1克碧護拌種10—20千克。功效:御寒,發芽率高、發芽整齊、成秧率高;秧苗生長快、壯苗比例 大;早分蘗、早夠苗、提高成穗率;根多、壯苗、均勻、秧苗生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