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病
發布時間:2014/3/5 18:04:47 瀏覽次數:10117次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是常見的玉米病害之一,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玉蜀黍黑粉菌所致的玉蜀黍病害,為害莖、葉、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組織。
玉米黑粉病為害癥狀
俗稱灰包、烏霉。為害植株地上部的莖、葉、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組織。受害組織受病原菌刺激腫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時,外披白色或淡紅色具光澤的柔嫩組織,以后變為灰白或灰黑色,外膜破裂,放出黑粉即病菌厚垣孢子。病瘤形狀和大小因發病部位不同而異。計片和葉鞘上瘤大小似豆粒,不產生或很少產生黑粉。莖節、果穗上瘤大如拳頭。同一植株上常多處生瘤,或同一位置數個瘤聚在一起。植株莖稈多扭曲,病株較矮小。受害早,果穗小,甚至不能結穗。該病能侵害植株任何部位,形成腫瘤,破裂后散出黑粉,別于絲黑穗病。絲黑穗病一般只侵害果穗和雄穗,并有雜亂的黑色絲狀物。
玉米黑粉病形態特征
玉米黑粉病又稱玉米瘤黑病,各個生長期均可發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現明顯,被害的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狀物,初期病瘤外包一層白色薄膜,后變灰色,瘤內含水豐富,干裂后散發出黑色的粉狀物,即病原菌孢子,葉子上易產生豆粒大小的瘤狀物。雄穗上產生囊狀物癭瘤,其它部位則形成大型瘤狀物。病原:稱玉蜀黍黑粉菌,屬于擔子菌亞門真菌。
厚垣孢子球形或卵形,黃褐色,表面具明顯細刺,大小8~12um;厚垣孢子萌發時產生有隔的先菌絲,側生4個無色梭形擔孢子;擔孢子萌發產生侵染絲,芽殖產生的次生小孢子也能萌發產生侵染絲。玉米黑粉菌以異宗結合方式進行繁殖,在人工培養基上以連續芽殖方式形成菌落。該菌有多個生理小種。
玉米黑粉病傳播途徑
病菌在土壤、糞肥或病株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帶菌進行遠距離傳播。春季氣溫回升,在病殘體上越冬的厚垣孢子萌發產生擔孢子,隨風雨、昆蟲等傳播,引致苗期和成株期發病形成腫瘤,腫瘤破裂后厚垣孢子還可進行再侵染。該病在玉米抽穗開花期發病快,直至玉米老熟后才停止侵害。
玉米黑粉病發病條件
厚垣孢子萌發適溫為26~30℃,38℃,5℃。擔孢子萌發適溫20~25℃,為40℃,侵入適溫26.7~35℃。這兩種孢子萌發后可不經氣孔直接侵入發病。高溫高濕利于孢子萌發。寄主組織柔嫩,有機械傷口病菌易侵入。玉米受旱,抗病力弱,遇微雨或多霧、多露,發病重。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干濕交替易發病。連作地或高肥密植地發病重。
玉米黑粉病防治方法
(1)種植抗病品種種一般耐旱品種較抗病,馬齒型玉米較甜玉米抗;早熟種較晚熟種發病輕。
(2)加強農業防治早春防治玉米螟等害蟲,防止造成傷口。在病瘤破裂前割除深埋。秋季收獲后田間病殘體并深翻土壤。實行3年輪作。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注意防旱,防止旱澇不均。抽雄前適時灌溉,勿受旱。采種田在去雄前割凈病瘤,集中深埋,不可隨意丟棄在田間,以減少病菌在田間傳播。
由于玉米黑粉病對玉米的影響越來越大,受到了農民朋友們的廣泛關注,為免造成玉米的大量減產,下面就玉米黑粉病的發生原因介紹一下。 (1)頭年玉米收獲后,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越冬,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發,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適宜的溫濕度條件,越冬的孢子萌發發生擔孢子,隨風雨傳播,落到玉米幼嫩組織,在有水滴的情況下很快萌發侵入玉米幼嫩組織的表皮內產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濕以及高溫的氣候是...【查看詳情】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是常見的玉米病害之一,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玉蜀黍黑粉菌所致的玉蜀黍病害,為害莖、葉、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組織。 玉米瘤黑粉病是土傳病害。防治對策:(1)輪作倒茬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進行大面積的輪作倒茬是防治該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區至少要實行3—4年的輪作倒茬。 (2)選種抗病品種。 (3)消滅病菌來源越冬期間注意鏟除病株,及時銷...【查看詳情】
玉米黑粉病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莖節、腋芽、雌穗、雄穗、葉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組織,形成形狀、大小不同的瘤狀物。病瘤初為白色,內部亦為白色,肉質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漸變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雄穗上部分小花受到侵染,則長出囊狀或角狀的小瘤,常數個病瘤擠在一起,穗軸上生病瘤后,引起穗軸屈折,呈各種畸形。 (1)品種抗病性差異明顯,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是防治黑粉病的根本措施。 (2)玉米收獲后...【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