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褐邊蛾蠟蟬
發(fā)布時間:2020/6/16 9:05:17 瀏覽次數:1407次
【習性及特征】:荔枝褐邊蛾蠟蟬成蟲體長7毫米。頭部黃赭色,頂極短,略呈圓錐狀突出,中突具一褐色縱帶。觸角深褐色,端節(jié)膨大,前胸背片較長,約為頭長的2倍;前緣褐色向前突出于復眼之間,后緣略凹陷呈弧形。中胸背片發(fā)達,左右各有2條彎曲的側脊,有紅褐色縱帶4條,其余部分為綠色。腹部側扁灰黃綠色,被白色蠟粉。前翅綠色或黃綠色,邊緣褐色;在爪片端部有一顯著的馬蹄形褐斑,斑的中央灰褐色;網關脈紋明顯隆起。后翅緣白色,邊緣完整。前、中足褐色,后足綠色。
【發(fā)生規(guī)律】:荔枝褐邊蛾蠟蟬在廣西南寧、桂西南地區(qū)和福建南部一年發(fā)生2代;主要以成蟲在寄主茂密的枝葉間越冬。翌年2-3月天氣轉暖后,越冬成蟲恢復活動,取食、交尾、產卵。第1代孵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若蟲盛發(fā)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蟲盛發(fā)期5-6月。第2代孵化盛期于7-8月;若蟲盛發(fā)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9-10月陸續(xù)出現成蟲,9月中、下旬為第2代成蟲羽化盛期,至11月所有若蟲幾乎發(fā)育為成蟲;然后隨著氣溫下降成蟲轉移到寄主茂密枝葉間越冬。
成蟲善跳能飛,但只作短距離飛行。卵產在枝條、葉柄皮層中,卵粒縱列成長條塊,每塊有卵幾十粒至400多粒;產卵處稍微隆起,表面呈枯褐色。若蟲有群集性,初孵若蟲常群集在附近的葉背和枝條。隨著蟲齡增大,蟲體上的白色蠟絮加厚,且略有三五成群分散活動;若蟲善跳,受驚動時便迅速彈跳逃逸。
在生長茂密、通風透光差和間種黃豆的果園,夏秋雨季的多陰雨期間,發(fā)生較多。在冬期或早春,氣溫降至30C以下連續(xù)出現數天,越冬成蟲大量死亡,蟲口密度下降,翌年第1代發(fā)生相對較少。
【防治方法】:
秋、冬季剪除著卵枯枝,并燒毀。
荔枝褐邊蛾蠟蟬主要為害龍眼、荔枝、柑桔、油梨、迎春花等。成蟲體長7毫米。頭部黃赭色,頂極短,略呈圓錐狀突出,中突具一褐色縱帶。觸角深褐色,端節(jié)膨大,前胸背片較長,約為頭長的2倍;前緣褐色向前突出于復眼之間,后緣略凹陷呈弧形。中胸背片發(fā)達,左右各有2條彎曲的側脊,有紅褐色縱帶4條,其余部分為綠色。腹部側扁灰黃綠色,被白色蠟粉。前翅綠色或黃綠色,邊緣褐色;在爪片端部有一顯著的馬蹄形褐斑,斑的中央灰褐色...【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