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白粉病
發布時間:2018/5/18 8:56:29 瀏覽次數:5963次
山楂白粉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山楂樹生長的病害,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農戶們應該采取措施防治該病。本文為大家總結了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癥狀、危害情況、病原形態和發生規律,供農戶們參考。
1、癥狀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和果實。早春,山楂芽開綻時就可侵染。嫩芽染病,出現粉紅色病斑,抽發新葉時,病斑迅速蔓延至新葉上。病部布滿白粉,呈毛毯狀,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新梢受害,除出現白粉外,生長瘦弱、節間縮短、葉片細長、卷縮扭曲,嚴重時干枯死亡。幼果發病,首先在近果柄處發生病斑,被覆白色粉狀物,果實向一側彎曲,病斑逐漸擴展到整個果面,嚴重時從果柄病斑處斷落。稍大的幼果受害,病斑硬化,并發生龜裂,果實畸形,著色不良。
2、發生規律
(1)越冬場所。過去多認為山楂白粉病病原菌以子囊殼在落葉、病枝和病果上越冬。但據筆者觀察,在病果上未發現病原菌的子囊殼;室內檢測證明新梢上也無越冬病原,病葉經室內檢測,可檢出大量的病原菌子囊殼。因此,筆者認為感染山楂白粉菌的葉片為該病病原菌子囊殼的惟一越冬場所。
(2)消長規律。調查表明,4月初在落葉上越冬的子囊殼遇雨后放射的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侵染根蘗、新梢、嫩葉、幼果,引起發病,后隨氣溫升高,發病部位的病原菌陸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新梢生長、開花、坐果期是病害流行期,新梢停止生長、高溫來臨時,子囊殼開始形成,侵染危害逐漸減輕。4月下旬至5月下旬為病害流行期。進入6月份發病緩慢,6月中旬病葉上的菌絲收縮逐漸形成子囊殼越冬。
(3)病原菌孢子萌發的溫度。結合氣象資料分析表明,子囊孢子萌發溫度為11~14℃,17~21℃為分生孢子侵染的適宜溫度,超過23℃不利于白粉病發病。
(4)病害流行條件。春季溫暖干旱,并伴有小量降雨,夏季多雨,氣候涼爽的年份有利于病害的發生與流行;生長衰弱的山楂樹易感病,且發病較重;生長勢強者發病晚,且危害輕;楂園偏施氮肥,栽植過密,載果量過大、管理粗放的果園發病重;根蘗及實生苗易感病,也是當年重復侵染的主要病原。
(5)發病與品種之間的關系。2004年6月中旬,筆者對不同品種的發病情況進行系統調查,每品種隨機調查10株樹,共調查1000片葉和果實的發病率。結果表明:大金星、大綿球較抗病,病葉率分別為5.1%和10.7%,病果率分別為1.6%和6.3%。較抗病品種的葉片受白粉侵染后,病斑擴展緩慢,形成褐色枯死圈,菌絲層薄;果實發病多在果實胴部侵染,病斑小,多不形成畸形果。大敞口抗病性差,病葉率為34.5%,病果率高達10.6%,病斑擴展快,很少形成褐色枯死圈,菌絲層厚,侵染果實多在果柄處,常造成畸形果。
山楂白粉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山楂樹生長的病害,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農戶們應該采取措施防治該病。本文為大家總結了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癥狀、危害情況、病原形態和發生規律,供農戶們參考。 1、癥狀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和果實。早春,山楂芽開綻時就可侵染。嫩芽染病,出現粉紅色病斑,抽發新葉時,病斑迅速蔓延至新葉上。病部布滿白粉,呈毛毯狀,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新梢受害,除出...【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