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霜霉病
發布時間:2016/10/6 9:20:55 瀏覽次數:35254次
全株染病的越冬大蔥,停止生長,株高降低;葉片加厚、黃變而彎曲。春秋陰雨連綿時,可形成白色霉層,黃變枯萎。再感染的大蔥,葉片和花梗上出現黃白色長橢圓形大病斑,表面上有白色霉層,后變為綠色或暗紫色。嚴重時,病株呈淡黃色枯萎。該病斑上生出雜菌后,有時還形成黑絨狀霉層。
大蔥霜霉病病原
該病菌生成卵孢子和分生孢子。卵孢子在干枯的病葉組織內,而分生孢子在葉表面形成。病菌以卵孢子和菌絲形態附在葉片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后,成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在夜間形成,白天飛散。泡于從葉片氣孔處侵入,經5~10日潛伏期發病,葉表面形成許多分生孢子,成為再侵染源。
大蔥霜霉病癥狀
霜霉病有系統侵染和局部侵染兩類,病株癥狀特點不同。系統侵染的病株是由土壤和種植材料傳帶的病菌侵染所形成的,表現出全身性的癥狀。局部侵染植株只在被侵染部位出現癥狀。大蔥被病原菌系統侵染后,病株矮化,葉片扭曲畸形。潮濕時在葉片與花莖表面形成一層疏松的絨毛狀霉層,白色到淡紫色。干燥時葉片變為污白色或淡黃色,逐漸枯死。有時只有葉片部分發病,變白枯死。局部侵染的葉片和花莖上,產生卵圓形、圓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黃色,邊緣不明顯,潮濕時表面生絨毛狀霉層,干燥時變為枯斑。葉片中下部發病,則葉片上方下垂干枯。霜霉病的診斷特征為病斑黃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紫名絨毛狀霉層,病葉軟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時孽生腐生性真菌,出現黑霉,需注意鑒別。
大蔥霜霉病發生規律
田間病殘體中的病菌卵孢子和鱗莖中的潛伏菌絲體為主要初侵染菌源。卵孢子在土壤內病殘體中可存活數年。蔥類種子中有菌絲體潛伏,種子表面也可粘附卵孢子,但帶菌種子能否傳病尚未有定論。越夏或越冬的卵孢子以及鱗莖傳帶的菌絲體都能侵染幼苗,形成系統侵染病株。秋播蔥苗染病后,菌絲在秋冬季節隨生長點在體內蔓延,2~3月間即出現系統侵染癥狀。病部陸續產生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隨風雨和昆蟲傳播,接觸葉片,在葉面水滴中萌芽,產生芽管,由氣孔侵入,形成局部侵染。葉片和葉鞘發病部位的病菌向基部蔓延,引起鱗莖感染。孢子囊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也能侵染鱗莖。在適宜條件下可發生多次再侵染,形成大流行。
涼爽高濕的天氣有利于病原菌發育和病害發生。氣溫l5℃左右,降雨較多時有利于發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東北地區5~6月份)持續陰雨或經常出現重霧、大霧時,霜霉病可能大流行。地勢低洼、大水漫灌、密植和生長不良的地塊發病尤重。夏季溫度高,發病受抑制。秋季發病程度也與雨量成正相關,灌水不當也誘使發病加重。秋季病重田塊,翌年春季發病也重。
大蔥霜霉病防治方法在冬季高溫多雨或3—4月高溫多雨年份常有病害發生,平均氣溫15℃時,春秋各發生一次病害,尤其在4-5月降雨多時,容易發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蔥霜霉病防治方法。 連作、排水不暢、低洼地、陰地等通風不良的地塊病害較多。厚播、施肥過多的苗床,由下濕度大,有利于病害發生。病害嚴重的地塊,應停止種植大蔥,種子要經過水洗后播種。苗床要稀播,適量施肥。 大蔥霜霉病防治方法:農業...【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