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管薊馬
發布時間:2014/2/18 15:05:12 瀏覽次數:5743次
稻管薊馬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稻管薊馬屬纓翅目,薊馬科,成蟲和若蟲在水稻茭白等禾本科作物的嫩芽部位,吸食汁液,使葉片出現斑點,或使葉片不能展開,籽粒秕,降低產量和質量。那么稻管薊馬危害有哪些?稻管薊馬該怎么治?稻管薊馬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稻管薊馬用什么藥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稻管薊馬形態特征
雌成蟲體黑褐色至黑色,略具光澤;前足脛節和跗節黃色;觸角第l、2節黑褐色,第3節黃色;翅透明,鬃黃灰色;頭長大于寬,口錐寬平截;前胸橫向,前節內側具齒;翅發達,中部收縮,呈鞋底形,無脈,有5一7根間插纓;腹部2一7節背板兩側各有一對向內彎曲的粗鬃。雄成蟲較雌蟲小而窄,前足腿節擴大,前跗節具三角形大齒。卵腎形,初產白色,稍透明,后變黃色。
稻管薊馬發生規律
山西一年發生7一9代,貴州8代,世代重疊,稻管薊馬在廣東無明顯的越冬現象,早稻秧田和本田偶見發生,但數量很少。在江蘇以成蟲在稻樁、樹皮下、落葉或雜草中越冬,第二年春暖后開始活動,4月初為害麥苗,造成麥葉卷縮發黃,5月中旬,小麥孕穗及開花期為害烈,水稻播種后轉移為害水稻。稻管薊馬在稻田的發生數量,以穗部多于葉部,早稻穗期又重于晚稻穗期。在早稻穗期侵入為害的薊馬,一般以稻管薊馬為主,約占80%.稻管薊馬常成對或3、5只成蟲棲息于葉片基部葉耳處,卵多產于葉片卷尖內。若蟲和蛹多潛伏于卷葉內,以在葉尖附近居多。成蟲活潑,稍受驚即飛散。陽光盛時,多隱藏在稻株莖部葉鞘內或卷葉內,黃昏或陰天多外出。
稻管薊馬防治方法
冬春季雜草,特別是秧田附近的游草及其他禾本科雜草等越冬寄主,降低蟲源基數;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田應集中種植,改變插花種植現象;受害水稻生長勢弱,適當地增施肥料可使水稻迅速恢復生長,減少損失。
藥劑防治:一般在秧田卷葉率達10%一15%或百株蟲量達100一200頭,本田卷葉率達20%一30%或百株蟲量達200一300頭,即進行化學防治。重點防治秧田期,播種前用下列藥劑進行種子處理:1.3%咪鮮胺·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40一50(藥種比);35%丁硫克百威種子處理干粉劑210-400g/100kg種子。
重發地區,一般在秧苗移栽前用藥1次,防止將秧苗薊馬帶入大田。藥劑可選用:5%丁硫克百威·殺蟲單顆粒劑1.8一2.5kg/畝;3%殺蟲單·克百威顆粒劑200一300g/畝,拌20一30kg細土均勻撒施。
薊馬為害高峰初期,噴灑下列藥劑:80%殺蟲單可溶性粉劑37.5一50g/畝;45%馬拉硫磷乳油83一111ml/畝;40%水胺硫磷乳油75一150ml/畝對水50一60kg;90%敵百蟲晶體1500倍液;35%硫丹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一2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一2500倍液等藥劑。
稻管薊馬危害、形態特征、防治方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薊馬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夏、秋三個季節主要發生在露地,冬季溫室大棚中發生較重。為害的范圍也比較廣,不僅會直接為害作物,還可以傳播病毒病。
稻管薊馬生活周期短,發生代數多,世代重疊,多數以成蟲在麥田,茭白及禾本科雜草等處越冬。稻管薊馬成蟲,常藏身卷葉尖或心葉內,早晚及陰天外出活動,有明顯趨嫩綠稻苗產卵習性,卵散產于葉脈間,幼穗形成后則以心口十上產卵為多。 稻管薊馬初孵幼蟲集中在葉耳、葉舌處,更喜歡在幼嫩心葉上為害。7、8月低溫多雨,有利于發生為害;秧苗期、分蘗期和幼穗分化期,是薊馬的嚴重為害期,尤其是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受害更全。...【查看詳情】
稻管薊馬雌蟲體長1.5毫米左右,黑色略有光澤。頭長于前胸。觸角8節,第3-4節黃色,但端半部較暗;第3節外端側有簡單感覺錐1個,第4節有2對。長的復眼后鬃、前胸鬃(后角長鬃2對)及翅基3根鬃通常尖銳。足暗棕,前足脛節略黃,各跗節黃。前翅無色,但基部稍暗棕;中部收縮,端圓,后緣有間插纓5~8根。第10節管狀,長為頭的3/5;末端輪鬃由長如管的6根鬃及長鬃間的彎曲短鬃構成;第9節有一縱走生殖孔。雄與雌...【查看詳情】
稻管薊馬在冬春季清除雜草,特別是秧田附近的游草及其他禾本科雜草等越冬寄主,降低蟲源基數;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田應集中種植,改變插花種植現象;受害水稻生長勢弱,適當地增施肥料可使水稻迅速恢復生長,減少損失。 藥劑防治:一般在秧田卷葉率達10-15或百株蟲量達100~200頭,本田卷葉率達20~30或百株蟲量達200~300頭,即進行化學防治。重點防治秧田期,播種前用藥劑浸種。重發地區,一般在秧...【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