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瘤黑粉病
發布時間:2015/3/13 9:52:36 瀏覽次數:10314次
玉米瘤黑粉病廣泛分布在各玉米栽培地區,常為害玉米葉、稈、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組織,產生大小不等的病瘤。植株地上幼嫩組織和器官均可發病,病部的典型特征是產生腫瘤。病瘤初呈銀白色,有光澤,內部白色,肉質多汁,并迅速膨大,常能沖破苞葉而外露,表面變暗,略帶淡紫紅色,內部則變灰至黑色,失水后當外膜破裂時,散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果穗發病可部分或全部變成較大腫瘤,葉上發病則形成密集成串小瘤。
發生原因
(1)頭年玉米收獲后,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越冬,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發,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適宜的溫濕度條件,越冬的孢子萌發發生擔孢子,隨風雨傳播,落到玉米幼嫩組織,在有水滴的情況下很快萌發侵入玉米幼嫩組織的表皮內產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濕以及高溫的氣候是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長;后期降水偏多,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發、侵染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
(2)玉米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對不良環境的忍耐力較強,干燥的冬孢子在室內可存活4年之久。近年來肇源縣玉米的大面積種植及連作,加上干旱的氣候,導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致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這是該病發生較多的首要原因。
(3)由于吉單180品種的多年種植,導致該品種種性退化,抗逆性降低,是該病發生較重的又一原因。
(4)由于農民對常年堆放在村莊路邊的玉米秸稈不進行處理,有的農民甚至將病菌黑孢子隨便丟到田間地頭,致使其帶菌冬孢子隨風傳播到附近田塊,形成再侵染,故而村莊路旁的玉米田塊發病較重。
(5)山地及土壤貧瘠、干旱的田塊玉米抽雄前后不能及時灌水施肥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壓降低,抗病力下降,如遇微雨多霧天氣,就會嚴重發病。
防治對策
(1)輪作倒茬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進行大面積的輪作倒茬是防治該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區至少要實行3—4年的輪作倒茬。
(2)選種抗病品種逐漸更換高感品種吉單180。
(3)消滅病菌來源越冬期間注意鏟除病株,及時銷毀并應在春播前處理完畢;秸稈用作肥料時要充分腐熟;田間遺留的病殘組織應及時深埋。
(4)種子處理可以使用0.2%硫酸鉛或三效靈克菌丹等拌種,以消滅種子所帶來病菌,同時還可以促進幼苗生產,提高能力。
(5)加強田管理及時灌水,合理追肥,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增強玉米抗逆性。
玉米瘤黑粉病廣泛分布在各玉米栽培地區,常為害玉米葉、稈、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組織,產生大小不等的病瘤。植株地上幼嫩組織和器官均可發病,病部的典型特征是產生腫瘤。 防治對策 (1)輪作倒茬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進行大面積的輪作倒茬是防治該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區至少要實行3—4年的輪作倒茬。 (2)選種抗病品種逐漸更換高感品種吉單180。 (3)消滅病菌來源...【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