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8/28 10:14:50 瀏覽次數:5203次
大豆黑痘病為害癥狀:
葉、莖、莢都能受害。葉上病斑圓形瘡痂狀,常發生在葉脈兩側,灰白色,后變黑褐色,葉片兩邊向上反卷,并變黑干枯。莖和葉柄上病斑與葉上相似,并有不明顯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
大豆黑痘病發病條件:
病原為大豆痂囊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態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1)形態:
①分生孢子盤。枕形,單生或聯生于角質層下的擬薄壁組織的基質上,上密生分生孢子梗。
②分生孢子梗。初無色,后變褐色,很短不分枝,頂端鈍形或略尖,無隔或具1個隔膜,頂端著生分生孢子。
③分生孢子。卵形或橢圓形,無色或褐色,單胞,內含1-2個油球。
(2)特性:病菌發育適宜溫度為25℃,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可存活200-250天,但若脫離病斑11-14便失去萌發力。
大豆黑痘病傳播途徑:
病原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病株殘體上越冬,成為第2年的初侵染菌源。在田間借雨水和昆蟲傳播。6月份開始發病,8月份進入發病盛期。
發生規律:
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多雨濕度大時發病重。土壤缺肥尤其缺鉀肥影響大豆正常生長,發病重;過度密植或株間通風不良,發病重。
大豆黑痘病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
(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或無病種子。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及時田間病株殘體,秋翻土地,深埋病株殘體。增施底肥,氮、磷、鉀合理搭配,提高植株抗病性。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