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水蠅
發布時間:2014/8/15 15:18:07 瀏覽次數:5324次
麥水蠅寄主小麥、大麥、黑麥、燕麥、水稻等,分布華北、華東、東北、甘肅、西南麥區。別名稻小潛葉蠅、大麥水蠅等。俗稱鞘潛蠅。
麥水蠅為害特點
學名HydrelliachinensisQietLi稱麥鞘毛眼水蠅和HydrelliagriseolaFallen稱稻小毛眼水蠅。均屬雙翅目,水蠅科。主要為害上述寄主葉鞘,絕大多數為害旗葉以下1—2片葉的葉鞘,少數為害葉片。為害時幼蟲鉆潛在葉鞘或葉片的內、外表皮之間組織里,形成直或不規則潛道,潛道內常無明顯糞便,后期僅剩表皮。致葉片提早干枯或不能抽穗或出現空秕粒。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2—4mm,翅展5mm,體色灰暗,觸角黑色,有1對翅,翅前緣具缺刻2個,后翅變為平衡棍,鮮紅色。卵長0.7mm,橢圓形,乳白色,卵粒表面具縱紋。末齡幼蟲體長4—4.5mm,扁圓筒形,淺黃白色,口鉤濃黑色。蛹長4mm,初黃褐色,尾端具小黑突起2個。
生活習性
甘肅年生2代,西南麥區年生3—4代,以蛹在葉鞘里越冬。西南麥區翌年2—4月成蟲羽化后,先在開花的油菜田吸食花蜜補足營養,交配后把卵產在孕穗至抽穗期小麥的劍葉或植株上部葉片的正面基部,每片葉著卵幾粒至10多粒,多的達40一50粒,卵期4—10天,幼蟲期13—19天,3—4月是幼蟲為害期,老熟幼蟲于4月上旬化蛹在葉鞘里,有時集聚20多頭。北方麥區,越冬代成蟲于5月中旬開始活動,交配產卵,6月上旬幼蟲始發,6月中下旬進入盛發期,7月化蛹,7月中旬一代成蟲羽化。第二代把卵產在雜草或自生麥苗上,幼蟲為害到深秋開始化蛹越冬。麥水蠅發生與品種的性狀關系密切,生產上葉嫩色深,葉寬肉厚,葉脈粗大且凹陷深的品種,著卵多,受害重。
防治方法
(1)選用莖稈堅硬、葉片適中的抗蟲品種。(2)進行預測預報,當小麥著卵株率達10%左右,平均著卵多于10粒,進入盛孵始期時,馬上噴灑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500一2000倍液、36%克螨蠅乳油1000—1500倍液、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75L。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