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網餅病的癥狀有哪些?茶網餅病如何防治?
發布時間:2018/8/16 9:17:48 瀏覽次數:1784次 文章來源:茶網餅病
茶網餅病又稱網燒病、白霉病。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貴州、廣東、臺灣等省局部茶區。主要為害成葉,嫩葉、老葉也發病。多發生在葉緣或葉尖上,初在葉片上現針尖大小的淺綠色油漬狀斑點,后漸擴展,嚴重的擴展至全葉,色澤變成暗褐色,病葉增厚,有時葉片上卷,葉背面沿脈形成網狀凸起,其上具白粉狀物。
介紹
白粉散失后變成茶褐色網狀,故稱網餅病。后期病斑呈紫褐色或紫黑色,造成葉片枯萎脫落。嫩莖染病,多由葉柄擴展到嫩莖上,引起枝枯。
病原
ExobasidiumreticulatumltoetSawl稱網狀外擔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葉背病斑上網狀物是菌絲,白粉狀物是子實層。擔子長棍棒狀至圓筒形,大小63—135×3—4(um)。頂端著生小梗4個,每個小梗上著生擔孢子1個。擔孢子單胞無色,倒卵形或橢圓形,大小8—12×3—4(um),發芽時生出1個隔膜,成為雙細胞,從兩端或一端長出芽管。
傳播及發病
以菌絲體在茶樹中部病葉組織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擔孢子成熟,隨風雨傳播侵入成葉,經10天潛育產生新病斑,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白色粉狀子實層,著生許多擔子和擔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侵染芽下1—3片嫩葉,經30天潛育病斑出現,60一70天后長成大型網狀病斑,此時嫩葉已長為成葉。均溫19—25℃、葉上有露水或相對濕度100%條件下適其發生和流行,一般在5—6月及9—10月。光照和干燥對擔抱子有抑制發芽作用,因此夏季干旱炎熱不利其擴展,病菌多在蔭蔽處越夏。多霧的高山茶園及四周種植竹林的茶園、濕度大易發病。品種問抗病性有差異,經測定茶多酚含量低的品種較感病,茶多酚含量高的品種則表現抗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如婺源大葉種,上饒大葉種,青心大有,臺茶1號、2號、5號、13號、16號,藤茶、香菇寮白毫,蘋云,櫧葉齊12號,毛蟹,鋪埔白葉等。(2)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阿姆斯生物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增施磷鉀肥,提高茶樹抗病力。(3)栽植密度適當,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4)在頭茶和四茶的新葉開展期,及時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900一l000倍液,隔7—8天1次,連續防治2—3次。(5)非采摘茶園噴灑30%綠得保膠懸劑500倍液或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