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胞囊線蟲病怎么傳播的,發病條件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4/3/14 17:12:06 瀏覽次數:2412次 文章來源:小麥胞囊線蟲病
小麥胞囊線蟲病在我國年均只發生一代。9℃以上,有利于線蟲孵化和侵入寄主。以2齡幼蟲侵入幼嫩根尖,頭部插入后在維管束附近定居取食,刺激周圍細胞成為巨形細胞。2齡幼蟲取食后發育,變為豆莢型,蛻皮形成長頸瓶形3齡幼蟲,4齡為葫蘆形,然后成為檸檬形成蟲。被侵染處根皮鼓起,露出雌成蟲,內含大量卵而成為白色胞囊。雄成蟲由定居型變為活動型,活動出根與雌蟲交配后死亡。雌蟲體內充滿卵及胚胎卵變為褐色胞囊,然后死亡。卵在土中可保持1年或數年的活性。胞囊失去生命后脫落入土中越冬,可借水流、風,農機具等傳播。
春麥被侵入兩個月可出現胞囊。秋麥則秋季侵入,以各發育蟲態在根內越冬,翌年春季氣溫回升為害,于4~5月顯露胞囊。也可孵化再次侵入寄主,造成苗期嚴重感染。一般春麥較秋麥重,春麥早播較晚播重。冬麥晚播發病輕,連作麥田發病重;缺肥、干早地較重;沙壤土較粘土重。苗期侵染對產量影響較大。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