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悶棚已經推廣多年,其主要目的是殺滅土壤中的有害菌及有害蟲卵。雖然每年夏季幾乎大部分棚室都進行了高溫悶棚,但仍有很多菜農反映,悶棚效果并不如意,死棵、線蟲依然發生嚴重。這是為什么呢?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微生物菌的補充時間不合理
通常高溫悶棚補充微生物菌的時間是在悶棚后,但專家認為這是不合理的。菜農朋友肯定會問:微生物菌在悶棚前施入,經過高溫悶棚后不都殺死了嗎?還能有效果嗎?
高溫悶棚主要是殺死低溫菌,而高溫菌種基本不受影響,這是因為當棚內溫度達80℃時,土壤地表10厘米處的溫度僅僅50℃,再往下溫度還會降低,微生物菌基本都能存活。悶棚一周后,地表10厘米以下存活的微生物會大量繁殖,相比悶棚后補充微生物菌 (此時補充的微生物菌還處于孢子休眠狀態,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繁殖),可快速還原土壤微生物數量,效果更好。
沒有重視補充甲殼素
悶棚前補充高分子甲殼素對生物菌的繁殖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據了解,施入高分子甲殼素后,在25℃地溫下,芽孢桿菌等增殖速度提高5-8倍,放線菌數量提高了近30倍,大家都知道,放線菌能夠抑制線蟲的生長,而高分子甲殼素在土壤中分解后能促進放線菌的增殖,因此,悶棚前施用高分子甲殼素可達到減少土壤線蟲的目的。
土壤翻耕深度不夠
大多數蔬菜的根系主要集中在15-25厘米的土層中,而常用的旋耕機,耕作深度一般在15-18厘米,若耕作層長時間得不到深翻,就會造成犁底層堅硬,根系向下生長困難。因此,悶棚前建議菜農先將底肥中的微生物菌劑、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施入土壤,然后使用大型齒輪的旋耕機旋地深翻,特別是對于老棚來說,這樣的旋耕機旋耕片大,較常規旋耕機翻地深,可以打破犁底層,將上層板結的表土翻到底層,將一定深度的緊實土層變為疏松細碎的耕層,從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深扎,提高蔬菜抗逆性。對于淺根系的辣椒來說,深翻25厘米即可,其他茄果類蔬菜如茄子、西紅柿需要深翻35-40厘米,這樣可根系深扎并有足夠的根量,利于蔬菜的緩苗和健壯生長。
有條件的菜農建議隔年進行一次人工深翻。人工翻地不僅可以增加翻地的深度,增加耕作厚度,而且人工翻地后,土壤的間隙比較大,悶棚效果也會大大增強。
悶棚后沒有大水漫灌
高溫悶棚時干悶與濕悶相結合,悶棚效果會更好。當干悶結束后,建議菜農選擇晴天放風,進行大水漫灌,然后關閉風口,進行濕悶24小時,目的是土壤濕潤后先讓有害菌及蟲、卵有個“動”的過程,即剛剛萌發或轉化,此時再悶,殺滅效果會更好、更。
微生物菌劑沒有全程施用
悶棚后,要通過人工補菌的方式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數量。補充有益菌是個長期的過程,建議菜農底肥中增施微生物菌劑,尤其是以枯草芽孢桿菌、木霉菌等防病為主的有益菌種,提前占據土壤空間,抑制病原菌增殖,鞏固悶棚的效果。微生物菌劑施入土壤后,微生物菌都有一個適應、生長、繁殖的過程,不會立刻就顯現效果,只有有效菌在土壤中繁殖達到一定數量后才能起作用,因此,需要提醒菜農微生物菌劑全程連續使用,尤其是在土傳病害嚴重或者線蟲嚴重的棚室中,其中的有益菌數量需要在土壤中占優勢后,這些有益菌才能逐漸 “對抗”土壤中的有害菌,抑制有害菌的增殖,而僅僅沖施或灌根一兩次,即使再好的產品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簡單地說,微生物菌貴在堅持施用,才能看到效果。
除了微生物菌劑全程施用,以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的種類和數量外,還要不斷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這是因為有機質不僅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還是各種微生物菌賴以生存的“糧食”。因此,在悶棚后,蔬菜定植前施用完全腐熟的糞肥或者富含有機質的商品有機肥,這些有機肥為蔬菜生長、土壤改良提供了大量的有機質和養分,讓土壤保持肥沃,而且還為微生物菌的繁殖提供了足夠的食物,利于增殖,使有機肥在有益菌的分解下更利于蔬菜吸收。
以上就是高溫悶棚效果不好的應對措施。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和肥料小知識小技巧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