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也叫做大姜,是日常炒菜的黃金調料,是廚房不可或缺的調料之一。多吃生姜能夠健脾胃,還能祛除風寒,對人體有諸多好吃,所以生姜頗受城市用戶的喜愛。生姜種植過程中,涉及到很多步驟,其中,關于生姜如何留種問題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生姜留種技術要點。
一、生姜的生長習性
1、溫度
生姜是喜溫而不耐寒的蔬菜植物,種姜在16℃以上開始發芽,但發芽極慢,發芽期很長。在22—25℃幼芽生長速度適宜,易培育壯芽。在28℃以上高溫條件下,發芽雖快,但幼芽往往細弱而不夠肥壯。莖葉生長期以20—28℃較為適宜。在根尖旺盛生長期,為積累大量養分,要求白天和夜間保持一定溫差,白天以保持25℃左右,夜間保持17—18℃為宜。15℃以下停止生長,莖葉遇霜即枯死。
2、光照
生姜為喜光耐蔭作物,不同的生長時期對光照要求也不同。發芽時要求黑暗,幼苗時期要求中強光,但不耐強光。因而生產上應采取遮蔭措施造成花蔭狀,以利幼苗生長。但盛長期因群體大,植株自身互相遮蔭,故要求較強光照。大姜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在長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莖,但以自然光照條件下根莖產量高,日照過長或過短對產量均有影響。
3、水分
生姜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不發達,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吸收力較弱,而葉片的保護組織亦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而不耐干旱,對水分要求嚴格。一般幼苗期生長量少,需水少,盛長期則需大量水分。為了滿足其生育之需,要求土壤始終保持濕潤,使土壤水分維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適宜。
大姜不耐干旱亦極不耐澇。在干旱條件下雖可存活,但生長不良,產量大減,且根莖纖維增多,品質變劣。同樣,土壤水分也不可過多,如果土壤積水,輕則使發芽出苗變慢,根系發育不良,重則引發姜瘟病,引起減產甚至絕產。
4、土壤及營養
生姜適于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良好而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應的肥沃壤土。大姜對土壤質地要求不甚嚴格,有較強的適應性。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也較強,在pH值4-9的范圍內,對幼苗生長無大影響。在莖葉旺盛生長期則以pH5-7的條件下為適宜,鹽堿澇洼地不適宜于種大姜。
二、生姜如何留種?有哪些技術要點?
1、收種類
種姜發芽后,其所含營養物質并不完全消耗,也不腐爛,仍、可收回來,稱為“收娘姜”或“偷姜”。娘姜可以等新姜成熟時一并收獲,也可在生長期中單獨先收,在苗高15厘米~18厘米,具有4~5葉時采收。長江中下游地區都在夏至到小暑期間采收。采收方法是先將種姜上的土掘開一些,一手用手指把姜株的主莖和分株壓住,不使姜塊晃動,另一手用狹長刀子或竹簽把種姜掘出。注意盡量少挖土少傷根。收后立即培土、追肥,以促進生長。收回的種姜與播種時的種姜相比較一般損耗3%~6%,多的也有損耗10%~30%。
2、收嫩姜
江淮流域從白露開始收嫩姜,早也有在立秋收獲,采收愈早產量愈低。嫩姜組織柔嫩含水分多,辣味少,產量低,每畝(1畝=667平方米)僅產600公斤左右。
3、收老姜
老姜一般在大部分莖葉開始枯萎時采收。這時地下根莖已充分膨大,留種用的生姜也應在這時收獲。江淮流域約在霜降到立冬期間收獲。一般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產 1000公斤~2 000公斤,高產地塊可達 3 000公斤~5 000公斤不等。
4、留種
留種的生姜應選單株產量高,姜塊大,無病蟲危害的老熟姜塊做種。收獲前半月,約在10月下旬停止澆水,進行烤苗,并挖除病姜,初霜來臨前收獲。在不受凍害的情況下應力爭晚收,以增加產量。選擇晴天土壤較平時采收,姜秸用剪刀在離姜塊2厘米~3厘米處剪平,即與各姜秸中心頂芽上部剪平,不損傷頂芽,以免影響明年種姜發芽。此外,還需剪去須根,剝去母姜。隨收隨窖,如遇天雨不能及時貯藏,可在室內晾放,在地面鋪厚30厘米左右,上蓋濕潤細沙3厘米~6厘米,以保溫保濕,待天晴轉暖時再貯藏。
生姜如何留種?生姜有哪些技術要點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