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在成熟期或成熟后危害葡萄,是我國葡萄種植園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北方地區的河北、東北、山西、陜西、河南和山東北部,尤其是環渤海灣地區發生比較嚴重。
炭疽病病菌不但侵染葡萄,而且為害蘋果、芒果、茶樹、枸杞、香蕉、杉木、番茄等作物,主要造成果實腐爛,也有葉斑等癥狀。
一、癥狀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也侵染穗軸和當年新枝蔓、葉柄、卷須等綠色組織。在幼果期,得病果粒表現為黑褐色,蠅糞狀病斑,但基本看不到發展,等到成熟期發病。成熟期的果實得病后,初期為褐色,圓形斑點,而后逐漸變大并開始凹陷,在病斑表面逐漸生長出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分生孢子盤),天氣潮濕時,小黑點變為小紅點(肉紅色),這是炭疽病的典型癥狀。嚴重時,病斑擴展到半個或整個果面,果粒軟腐,或脫落或逐漸干縮形成僵果。炭疽病可以在穗軸或果梗上形成褐色、長圓形的凹陷病斑,影響果穗生長,發病嚴重時造成干枯,影響病斑以下的果粒(失水、干枯或脫落)。穗軸和當年的新枝蔓、葉柄、卷須得病,一般不表現癥狀,在第二年有雨水時產生分生孢子盤,并釋放分生孢子成為主要的侵染源。
二、病原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是膠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黑菌屬。它的有性態是小叢殼菌屬子囊菌,球殼目,在我國引起炭疽病的主要是膠孢炭疽病。
三、發病規律
葡萄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當年的綠色枝條(一般是結果用枝)上越冬,病枝條與健康枝條沒有區別。病菌一般在皮層中,并以靠近節、葉柄痕跡、果柄等處比較多。殘留在葡萄架或植株上的病果穗、穗軸、卷須、葉柄等,也是病原菌越冬的場所,成為第二年病原菌的來源。帶病菌的枝條被水濕潤后,開始形成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孢子的形成與溫度有關,一般10℃~35℃形成,適溫度為25℃~28℃;25℃時需要9小時,20℃需要24小時,14℃需要38小時,形成分生孢子;25℃以下36小時形成的分生孢子開始大量增加。
一般情況下,在經常發生炭疽病的葡萄園,去年的枝條與枝條相連接部分(卷須、葉柄、果穗柄)的病果穗和果粒,是第二年侵染的病菌來源。葡萄炭疽病有兩個侵染過程:
,帶病的越冬組織(比如枝條、卷須等)經過水(雨水)充分潤濕后形成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著雨水飛濺,傳播到新梢、葉片、葉柄、卷須、果柄、果實上,并造成侵染。對于果粒,孢子在果粒表面萌發,芽管先端生長出附著孢,10日后附著在孢子上的菌絲通過角質層進入皮層細胞,直接侵入。除果實外,其他組織基本不發病,成為下一年的病原,這種侵染,一般在春季或雨季完成。
第二,被侵染的果實,在幼果期一般不發病,出現小黑點狀病斑,等到成熟期發病,如果果實已經著色或成熟,侵入后經過6~8天的潛伏期才表現癥狀,葡萄粒表面出現小黑點,而后產生粉紅色的分生孢子團或塊,借雨水飛濺或昆蟲等傳播到健康果粒或枝條等。
對于春季和初夏雨水多的地區,或晚熟品種,兩個侵染過程發生的時間不同。個侵染過程發生時間早,侵染的枝條、卷須、葉柄成為明年的病原;被侵染的果粒,成為轉色或成熟期發病基數;第二個過程是已經被侵染的果粒成熟期發病,繼續造成傳播與侵染。所以,防治關鍵是抓住個過程。個過程主要發生在花前和幼果期。
對于春季和初夏干旱地區(中后期雨水多)或早、中熟品種,會造成兩個侵染過程發生時間重疊,增加防治的難度。但是,開花前后是重要的防治時期。炭疽病與雨水的多少和時間有直接的關系。每次降雨,如果枝條的濕潤時間足夠,都會造成分生孢子的產生和傳播。
同時,水分是該病侵入葡萄的條件。連續濕潤7~12小時,炭疽病菌能在果穗或果粒上完成侵入,連續濕潤9個小時,帶菌的枝條上可以產生分生孢子,如果分生孢子傳播到果粒或果穗,高濕度也能造成病菌的侵入。
炭疽病的發生和發生程度,與栽培措施也有關。栽培措施是否增加了果穗周圍的濕度和增加了病菌的傳播幾率,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減少濕度,減少傳播機會的栽培措施不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品種間的抗性不同,巨峰系抗性中等,無核白雞心、玫瑰香等品種比較感病。
四、防控措施
(一)預防措施
1.田間衛生是防控炭疽病的基礎。具體做法是把修剪下的枝條、卷葉、葉片、病穗和病粒清理出果園,統一處理掉。減少越冬病菌數量,是防控炭疽病的個關鍵。
2.結果母枝是越冬修剪后植株帶病體。阻止“結果母枝”分生孢子的產生和傳播,是防治炭疽病的第二個關鍵。首先,阻止病菌侵染當年的綠色部分(新梢、卷須、葉片等);其次,對落花前后的果穗、果粒提供特殊的保護,把傳播到果粒上的分生孢子殺滅,就是在花前花后規范使用殺菌劑,尤其是開花前后有雨水的年份。
(二)藥劑防治
1.保護性殺菌劑:奇星BT2000倍液;快萌2000~3000倍液;逢生1000~1200倍液。
2.內吸性劑:格秀3000~4000倍液;挫星2000倍液;耐落3000~4000倍液。
3.防治關鍵時間
①發芽后到花序分離,應根據雨水情況規范使用上述推薦的保護劑,噴藥重點部位是“結果母枝”,其次是新梢、葉柄、卷須;
②開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結合防治其他病害進行規范防治,交替使用內吸性劑;
③轉色期和成熟期嚴格監測,適時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