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消腫散結的功效。對煩渴、水腫腹脹、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癥具有輔助的作用;能,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預防肝腎病變,有助于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這么有營養又好吃的西葫蘆是如何種植出來的呢?期間應如何防治病蟲害?
西葫蘆根霉果腐病,主要為害幼瓜,也為害葉及葉柄。病菌常從開敗的花或受傷的組織開始侵染,致病部呈水漬狀壞死腐爛,后在腐爛組織表面長出毛刺大頭針狀灰黑色或黑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瓜條染病多從殘留花器侵入,沿臍部向瓜條迅速擴展致全瓜軟腐,病瓜表面亦生出較茂密的大頭針狀灰黑色霉層,爛瓜常散發出腥臭味。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病原】
匍枝根霉,屬接合菌門真菌。該菌的假根發達,常從匍匐菌絲與寄主基質接觸處長出多分支。孢子囊梗直立,無分枝,2-8根叢生于假根上,粗壯,頂端著生較大的球狀孢子囊,大小?380-3450×30-40微米,孢子囊褐色至黑色,直徑80-285微米,孢子囊內生有許多小的圓形孢囊孢子。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菌是弱寄生菌,腐生性特強,田間空氣中就有,能在多種蔬菜瓜果殘體上以菌絲狀態腐生,孢囊孢子也可附著在架桿、保護地內暴露的表面上越冬,只要條件適其活動,病菌就能由傷口或衰弱的病部侵入,并分泌果膠酶迅速分解細胞間質,引發腐爛,然后產出大量孢子又借氣流或雨水、灌溉水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病菌生長適溫23-28℃,相對濕度高于80%,田間澆水多,有濕氣滯留易發病。平畦栽植、無地膜覆蓋、管理粗放發病重。
【綜合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①病源。前茬收獲后要清潔田園,大棚等設施要于夏季利用高溫密閉大棚15天,進行悶棚處理,殺死棚內病原菌。開花結果期要及時摘除老病殘葉、殘花、病果,應選晴天進行,陰雨天或澆水前后不要摘葉,以防感病。另外,坐果后應及時摘除殘花、病果,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選擇適宜的種植方式。西葫蘆較耐低溫,適宜早春保護地栽培,若進行露地栽培,開花結果期恰遇南方梅雨季節,此時的高溫高濕極易導致該病的發生與流行。因此,應盡量采取大棚春提早栽培方式。
③高畦栽培。對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應采取田畦地膜栽培,推行滴灌技術,提高地溫,降低田間濕度,抑制病菌萌發。
④加強管理。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設施內加強通風降濕,雨后或澆水后避免田間積水。發病初期控制澆水,澆水后注意排風降濕。如果地面濕度過大,要把瓜墊起來,以免與地面直接接觸。采用人工授粉或施用生長調節劑點花的方式促進坐果,根據植株長勢及時疏去過多的雌花或幼果,植株長勢旺盛,減少病菌侵入的機會。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化學防治
①前期消毒。種植前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地表和設施內的架材、立柱等,也可每畝用10%腐霉利煙熏劑250~300克熏棚,隔7天熏一次,連熏2~3次,進行表面消毒,消滅田間病原菌。
②灌根。病害發生后,用青枯立克300倍液對嚴重病株及病株周圍2~3米內區域植株進行小域灌根,連灌2次,2次間隔3~5天;其余可采用青枯立克500倍液進行穴灌預防1~2次。每株用量苗期100~200毫升,花期、結果期200~500毫升,根據植株生長時期及土壤濕度,以灌透為宜。
③噴霧。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9%烯酰·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嘧霉胺懸浮劑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以上藥劑應交替使用,一般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藥。
以上內容就是種植西葫蘆時出現根霉果腐病該如何防治的方法了?希望可以給您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