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是一種常見的大田類經濟作物,在我國種植面積比較廣泛。紅薯軟腐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那么紅薯軟腐病應該怎么防治呢?本文將詳細為大家講解軟腐病的防治方法。
發病規律及條件
軟腐病由匍枝根霉菌引起,可危害多種作物。病菌在薯塊上、貯藏窖中越冬,也存在于空氣中。條件適宜時萌發,從薯塊傷口侵入產生危害。病部產生的孢子囊可借助氣流進行再次侵染,薯塊受凍、有傷口情況下,發病率高且發病較重。通風不良,高濕,溫度偏高或窖溫偏低,傷口較多,疏于管理等情況下發病率高且重。適宜發病的溫度為16-25℃,相對濕度75-85%。當溫度高于29℃、相對濕度在95%以上時,病孢子萌發受阻,發病率較輕。
發病癥狀
軟腐病是采收及貯藏階段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及時,會嚴重影響貯藏。染病初期,薯塊表面出現灰白色霉,逐漸變暗變黑,病部呈淡褐色水浸狀。發展后,病部生出大量灰黑色菌絲。病部逐漸擴大,形成一大片霉毛。經2-3天整個塊根即呈軟腐狀,并散發出難聞的臭味。
防治措施
適時收獲,宜選晴天進行收薯,避免凍害。采收時要盡量避免傷到薯塊,減少病菌侵害的渠道。細心篩選,淘汰病薯,合理晾曬。對貯藏窖內要進行清理消毒,發病率較高的窖室可用硫磺熏蒸。紅薯進窖后,要加強日常管理,保持窖內10-14℃適宜的溫度,及時打開窖門通風換氣,降低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