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家十一期間,無意間發現有農民朋友在小麥播種后采取鎮壓措施,冬小麥播種后為什么要鎮壓?鎮壓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好處?帶著這一系列問題,今天小編查閱相關資料整理如下信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冬小麥播種后為什么要鎮壓?
小麥播后鎮壓,比澆水施肥都重要,春季死苗主因!旋耕播種+秸稈還田,把秸稈翻到13-15厘米的土層,會造成土壤松宣;
如果播后不鎮壓,小麥種子與土壤接觸不緊密,出苗困難,秋季冬季沒問題;因為停止生長,不需要太多水分,春季返青生長快,根系與土壤接觸不密切,吸水困難,就會造成死苗現象。
注意:現在都是機播手播種,帶著鎮壓棒,消耗的柴油較多,趁農民沒看到,或者有些農民不懂,機播手就把鎮壓棒拿下來了,他成本降低,但是播種質量也下降了。
有鎮壓棒
無鎮壓棒
小麥籽粒很小,不要播深了,3-4厘米就行,深播小麥頂土困難,苗弱,形成“地中莖”,很容易凍死。
注意:要適量播種
小麥每年有2次分蘗,秋季和春季,所以群體自動調節能力很強,播種量大,分蘗少,播種量少,分蘗多。
生產上要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如土壤墑情適宜、適耕性好,及時做好秸稈(二次)粉碎還田,提高整地和播種質量。
如遇陰雨天氣、土壤黏濕、不適宜實行旋耕或深翻秸稈還田整地播種的情況,首先要采取措施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寧遲勿爛”,避免爛耕爛種。
由于播量過大,基本苗多,小麥后期容易倒伏,尤其是在重施拔節孕穗肥后很容易倒伏,使得小麥生產上重要的一次追肥難以施下,限制了小麥產量的提高。生產上不宜盲目擴大播種量,應根據播種期等情況合理確定播種量。
冬小麥播種后鎮壓方法
冬小麥播種后鎮壓時機
鎮壓一般應在小麥播后1-2天(若小麥播后是陰天可適當延長)、地表出現旱意時進行,做到暄土鎮壓。若播后持續干旱,要隨機進行鎮壓。
小麥3葉期、4葉期仍然持續干旱,要進行兩次以上的鎮壓,從而保持土壤水分,減少蒸發,提升底墑。鎮壓的原則是壓“黃”不壓濕,適墑播種的以重耙為主,忌鎮壓;小麥種子萌發后露風的地塊不要鎮壓,以免折斷根芽,影響出苗。
冬小麥播種后鎮壓器具的選擇
小麥播后鎮壓的器具,一般應選擇既能夠確保壓實土壤又不至于因器具過重而使壓后的土壤過硬。操作時,選擇以手扶拖拉機牽引的專用鎮壓器,鎮壓效果好。
小麥播種的時間、深度、密度是培育壯苗、預防倒伏和實現高產的關鍵措施,但小麥的播后鎮壓措施也非常重要,現在地塊普遍應用秸稈還田和旋耕機械處理,這樣使得土壤比較松散,小麥種子與土壤的接觸減少,嚴重影響了種子對營養和水分的吸收。
冬小麥播種后鎮壓的好處
播后鎮壓,能粉碎坷垃,踏實土壤,提墑保濕,促進出苗,是一項較好的抗早措施和增產技術。據多年試驗,小麥播后鎮壓能提早出苗1-2天,單株分孽增加0.4-0.6個,單株次生根增加1.2-2.1條,凍害干葉率降低10%-15%,群體增加5-25萬,增產率8%-12%。
鎮壓既可隨播隨壓,也可播后進行。鎮壓的原則是壓“黃”不壓濕。適墑播種的以重耙為主,切忌鎮壓;麥種萌發后露風的田塊,不要鎮壓,以免折斷根芽,影響出苗。
在三、四葉期壓麥,有暫時抑制主莖生長,促進低葉位分蘗早生快發和根系發育的作用。冬季進行鎮壓,可以壓碎土塊,壓實畦面,彌合土縫,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有利保水、保肥、保溫,能防凍保苗,控上促下,使麥根扎實,麥苗生長健壯。
由于鎮壓后分蘗節附近土壤的水分和溫度狀況有所改善,麥根與土粒接觸緊密,增加了根的吸收能力,有利于小分蘗和次生根的生長。鎮壓的次數和強度,視苗情而定。旺苗要重壓,一般鎮壓一次和控制效應約一星期左右,因此,旺苗要連續壓2-3次。
弱苗要輕壓,以免損傷葉片,影響分蘗。鎮壓時要注意土壤條件,土壤過濕不壓,有露水、冰凍時不壓。早春麥苗拔節前鎮壓可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大分蘗成穗,加速小分蘗死亡,提高成穗率和整齊度,縮短、二節間的長度,促莖稈粗壯,增強抗倒能力。
小麥播后鎮壓,措施雖然簡單,但是可以有效碾碎坷垃、踏實土壤,增強種子與土壤的接觸度,提高出苗率,起到既抗旱又耐寒的作用。有關小麥播種后鎮壓方法,鎮壓好處等相關知識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