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商品糧產區,有90%左右的耕地是旱田,旱田中播種面積的是玉米。在玉米生產中關鍵的技術就是一次播種保全苗技術。然而在東北地區春季常常會有旱澇災害發生,特別是春旱的發生頻率較高,對春季播種保苗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玉米產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有效的水資源,做到一次播種保全苗、齊苗、壯苗,是玉米生產中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之一。
玉米抗旱保苗技術的核心內容有:秋季整地保墑技術,充分利用土壤水的抗旱播種技術和玉米苗帶重鎮壓技術。通過以上三項技術的應用,實現春季一次播種保全苗。
1 整地保墑技術
我省秋整地的基本方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秋翻地后直接進行耙壓作業;另一種是秋季直接滅茬,然后起壟、鎮壓。
1.1 秋季翻、耙、鎮壓,達到播種狀態
秋翻地的時間,一般在10月末基本翻完,應抓緊有利時機進行耕翻、耙壓,有凍層時不能進行作業。翻地時理想的含水量是18~22%;沙土的含水量稍大點;黏土的含水量稍小點。秋翻地要注意翻、耙地的質量,耕翻深度20~23cm,做到無漏耕、無立垡、無坷垃。翻后耙壓,按種植要求的壟距及時起壟或夾肥起壟鎮壓。
1.2 秋滅茬起壟、鎮壓,達到播種狀態
不具備秋翻條件的情況下或沒有秋翻能力的地方,可采用秋滅茬同時起壟的辦法進行整地。一定滅茬的質量,滅茬深度10~15CM以上,滅茬后及時起壟,同時進行鎮壓,避免失墑。
這兩種整地方式是較常規的技術,但卻是非常關鍵的技術,在生產中應十分重視。
2 抗旱播種技術
(1)上年已經秋整地并起壟達到播種狀態的地塊,在播種前進行壟上拖土,把干土拖去后再進行播種;
(2)上年沒有進行秋整地的地塊,春季不要動土,在原壟上播種,避免失墑保不住苗;
(3)對秋翻地塊,采用機械深開溝,淺覆土,重鎮壓的技術措施,種子接墑出苗;
(4)將現有的播種機的寬開溝器進行改造,改成窄開溝器,并在開溝器上安一個分土板,這樣既可以減少投入,又能提高播種質量,確保苗全、苗齊、苗壯。
3 苗帶重鎮壓技術
3.1 苗帶重鎮壓的必要性
耕翻后的土壤緊實度普遍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長。另外,機播之后缺乏合理的鎮壓,種子周圍土壤架空,容易失墑。種子與土壤接觸不嚴實,吸水發芽不整齊,甚至造成落干、芽干、缺苗。半干旱地區春季干旱多風,保全苗非常難,一般年份出苗率都在90%左右,嚴重地塊缺苗甚至僅達70%;干旱年份缺苗更為嚴重,導致減產,甚至毀種。因此,如何防春旱、保全苗,是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大課題。在各項技術措施相互配合下,通過播種后苗帶重鎮壓即可迎刃而解。
3.2 苗帶重鎮壓的作用
3.2.1 苗帶鎮壓可使土壤緊實,形成毛細管,使下層水分向苗帶運移
種子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緊實度和水分,播后進行苗帶重鎮壓可是種床緊實度適宜,使種子與周圍濕土緊密接觸,種子上面有一層松碎的土層覆蓋。這樣的種床能起到提墑、保墑、供墑作用,使種子迅速發芽,防治地表板結和土壤水分大量散失,苗全、苗期、苗壯。實驗結果表明,苗帶重鎮壓后可使保苗率提高10%左右,成熟期提早5d左右。
3.2.2 苗帶鎮壓能防止風蝕
苗帶鎮壓可以使苗帶的土壤緊實,并在壟的兩側形成肩墻,從而避免大風對苗眼的侵襲。
3.2.3 苗帶鎮壓可提高地溫
由于苗帶重鎮壓可以防止土壤風蝕、失墑,則為種子淺播創造了良好條件。實驗證明,每淺播一厘米,可以使種床溫度提高1℃左右。
3.2.4 苗帶鎮壓能夠增加土壤中硝態氮的含量
重鎮壓后,緊實度較高的苗帶,土壤表層毛細管豐富,可以促進土壤中水分不斷向苗帶移動,在這移動的過程中,土壤中水解性氮不斷被溶解吸收,并隨著向苗帶集中,從而增加了苗帶表層土壤中硝態氮的含量。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層次的種床土壤中,緊實土壤中的硝態氮比疏松土壤中的硝態氮含量增加70%以上,這對發育壯苗和促進作物后期生長都是十分有利的。
3.3 苗帶鎮壓的技術標準
為了使土壤壓實程度符合農藝要求,并有較高的工作效率,鎮壓作業速度一般在7~8km/h,應適當推遲鎮壓的時間;干旱嚴重的地塊,應隨播隨鎮壓;播后因雨不能鎮壓的地塊,要在地表干后及時進行鎮壓。
東北地區十年九春旱,因此春播玉米一定要播種在濕土上,同時必須搞好播后苗帶鎮壓,干旱年份要重壓,有利于引墑勻墑,提高抗旱能力,促進早出苗,快出苗,播種后鎮壓過輕的可進行二次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