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不僅好養(yǎng),而且繁殖能力很強,喜歡溫暖濕潤的地方,很多人都喜歡種植,那么,棕竹如何繁殖管理?
棕竹的繁殖管理同散尾葵,但棕竹對土壤酸度要求高于散尾葵;棕竹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yīng)適當(dāng)遮蔭。
(一)養(yǎng)護管理
棕竹為南方植物,宜放置于溫暖、濕潤、通風(fēng)和較庇蔭的場所。宜排水好、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蛘吲柰劣貌萏客僚c粗沙以2∶1的比例混合。
在春夏生長期間,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餅肥水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使其葉色翠綠。生長期每2周施追肥一次。棕竹施肥原則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鉀三結(jié)合,以有機肥占主導(dǎo),微量肥作補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鉀復(fù)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麩50~60克,兌漚制過的糞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葉面噴施一次0.1%硫酸鎂、0.1%硫酸亞鐵、0.1%硫酸鋅、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均勻噴濕所有葉片,特別是要噴灑到生長點,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
喜濕潤和半陰的環(huán)境,保持盆土濕潤,澆水原則為寧濕勿干,并盡量提高空氣濕度,但也不可積水。夏季要早晚澆水,并噴葉面水。冬季要適量減少。
棕竹比較耐陰,在有明亮散射光的溫室內(nèi)生長良好,要避免陽光直射,夏季需搭棚遮蔭。夜間16℃,白天18℃~20℃生長正常。冬季要放進溫室,越冬溫度在5℃以上。
棕竹的修剪很簡單,主要剪去其枯黃葉及病葉,如層次太密,也可進行疏剪。
棕竹生長較快,需每年春季換盆一次。對新生的植株,可進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盆栽棕竹的根系長時間在盆土中生長,因此微量元素很容易被吸收至盡,同時容易積累病毒、蟲害,影響根系生長。所以,一般每年換土一次;換土?xí)r間宜在根系生長高峰出現(xiàn)前,即每次新葉即將展開時適宜換土。換土?xí)r,將盆口向下,輕輕抖出棕竹,將其底部和上部泥土各削去五分之一,然后在盆底放上由50份塘泥、50份垃圾肥混合而成的營養(yǎng)土5~10厘米,將棕竹放回盆內(nèi),再在其上部放上3~5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然后淋透清水,使土壤與根系接觸。根據(jù)實際,換土亦可以與換盆結(jié)合進行,即小盆上大盆。
(二)繁殖方法 以播種、分株繁殖均可。分播種繁殖可4-5月盆播,播前用35℃溫水浸泡1天,播后1個月發(fā)芽,半年后移栽小盆。
棕竹的分薛力強,利于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應(yīng)結(jié)合早春換盆時進行。小的株叢,換盆時,切取其四周的小苗帶根另形移栽。對于大株叢,可以分為幾個小株叢分別移栽。如果不是大量繁殖,可在不破壞母株株形階情況下用長刀將盆株邊緣的幼小莖稈連同根系一起挖掘出來,立即上盆栽種,即可長成一棵新株。大量繁殖時應(yīng)將株叢稠密的多年生植株從花盆中脫出來,掉根團外圍的泥土,以2-3根莖稈為一叢,用利刀或修枝剪將叢間相連的橫生主根斷開,同時撕開須根立即栽種。分株后根系上的傷口很多,用不加肥的培養(yǎng)土上盆,放在庇蔭處把水澆透,2天后松1次土,暫時不要澆水,每天向葉叢上噴水2-3次,如果盆土變干,可向盆面少淋些水。半個月后再澆透水,以防根系上的傷口腐爛。
播種繁殖于冬春進行。棕竹種子于冬季成熟采摘去種皮沙藏,播前用35℃溫水浸泡1天,然后播于半砂礫苗床中,條播或點播都行,播后覆1.5厘米薄土,保持溫度25℃以上和較高的濕度,經(jīng)常保持床土濕潤,但忌積水。如春播則須在種子采收后,妥善貯藏好種子待用。播后約2個月左右可發(fā)芽,半年后移栽小盆。 棕竹性喜溫暖、蔭濕及通風(fēng)良好的環(huán)境,不耐寒,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沙礫土盆栽。待新根生長后,每月追施一次稀薄腐熟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