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主要分為選擇性除草劑和非選擇性或滅生性除草劑兩大類。非選擇性除草劑,也叫滅生性除草劑,群眾叫“一掃光”。像草甘膦、百草枯、五氯酚鈉等,只能在田里沒有莊稼的時候使用,并且要等藥劑失去活性后才能進行播種或移栽。應該注意這些除草劑藥力減退的速度,往往氣溫高、土壤不保水、有降雨的情況下藥力減退速度快些。其實,這已經是在利用作物和雜草開始生長時間的差異,也是一種利用時差選擇技術。
利用作物和雜草種子和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深淺的差異,將藥劑散布在土壤表層1~2厘米,可以殺死或抑制淺層能夠萌發的雜草種子,而作物或果樹根系較深而不受影響。如大豆播后苗前使用甲草胺,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小麥等作物播后苗前施用乙草胺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土壤砂性,有機質含量低,遇降雨或形成積水的情況下,藥劑就有可能向下滲透,容易出現藥害。種子播種較淺的作物田,如一些蔬菜地就不適合使用這類藥劑。同樣道理,如果是在果園噴灑百草枯時,一定要選擇無風天氣,是下午氣流上升不明顯的時候進行,以做到藥劑定向噴到地面的雜草,不會飄散到果樹葉片上或果園以外。
利用作物和雜草形態上的差異,比較典型的是使用2,4-滴丁酯。該藥是種型選擇性除草劑,濃度低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濃度高有抑制甚至致死作用。而它的選擇性除草作用之一就是利用禾本科作物的生長點被層層葉片包裹著,而雙子葉雜草的生長點始終是露在外面的。這樣,在同樣噴藥條件下,雙子葉雜草的生長點受藥量會高些,便形成扭曲或抑制。使用此類藥劑時要注意施藥時間,小麥4葉前和拔節后不宜用藥,否則小麥也會形成畸形穗,也要選擇無風天氣噴藥,防止藥劑飄散到周圍蔬菜或瓜、果田,噴藥后,器械一定認真清洗,以免影響其他農田。
像在水稻秧田使用敵稗,是由于藥劑在水稻和稗草體內生物化學反應的差異,水稻可以迅速水解敵稗,這可以說是真正的選擇性。類似的除草劑如水稻本田使用禾大壯,玉米田使用西瑪津和莠去津,大豆田使用豆磺隆,胡蘿卜田使用氟樂靈。他們在適當的田塊使用都十分,但用錯了田塊或殘留過多也會發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