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好玉米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有機質在改良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等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直接有效方法是增施有機肥和進行秸稈還田。玉米秸稈還田時應注意盡量將玉米秸稈粉碎的細一些,一般要用玉米秸稈還田機打兩遍,秸稈長度低于10厘米,在5厘米左右。注意在秸稈還田同時每畝補施尿素4-5公斤,調節碳氮比,以利于秸稈腐熟分解。此外,推行玉米聯合收獲、秸稈還田的基礎上,應廣辟肥源、增施農家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耕層的有機質含量。一般高產田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中低產田畝施有機肥2500-3000公斤。提倡使用商品有機肥,每畝250-300公斤。
2、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結合配方施肥項目,優化氮磷鉀配比,合理確定化肥基施比例。高產田一般全生育期畝施純氮(N)14~16公斤,磷(P2O5)7.5公斤,鉀(K2O)7.5公斤,硫酸鋅1公斤;中產田一般畝施純氮(N)12~14公斤,磷(P2O5)6~7.5公斤,鉀(K2O)6~7.5公斤;低產田一般畝施純氮10~13公斤,磷(P2O5)8~10公斤。中、低田應將全部有機肥、磷肥、鉀肥,氮的50%-60%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麥起身拔節期再施50%-40%的氮肥。高產田應將全部有機肥、磷肥、鋅肥,氮肥的40%-50%,鉀肥的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麥拔節期再施50%-60%氮肥和50%鉀肥。化肥一定要深施,堅決杜絕地表撒施。
3、基礎肥力較低的地塊,要酌情用好種肥。地力差的中低產田,在小麥播種時,用適量的化肥作種肥,有顯著的增產作用。但必須選用適宜的肥料品種,如尿素、二銨等,且嚴格控制用量,不宜過多,一般畝用量3-4公斤。施用時要肥、種分離,以防燒種。
4、巧施追肥,氮肥后移。返青后根據苗情追肥,對旺苗麥田每畝追過磷酸鈣15公斤,鉀肥10公斤,而不追施氮肥,防止氮多徒長,造成后期倒伏減產;對弱苗麥田應抓緊早追肥,每畝施碳銨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開溝深施蓋土,不宜撒施,以防揮發損失。對長勢較弱的麥田,小麥拔節時還要施肥,每畝可用尿素3~4公斤,溝施或穴施,有條件時并配合澆水;對于壯苗麥田,拔節期要控制肥水管理,氮肥后移,預防倒伏。小麥孕穗期某些田塊可能出現后期脫肥的情況,應每畝施用3~5公斤尿素作孕穗肥。
小麥施用種肥能迅速被幼苗吸收利用,使麥苗早生根,早分蘗,促進壯苗。小麥施用種肥一般可增產10%以上,特別是薄地、底肥不足或誤期晚播的情況下,增產作用尤為顯著。在選用種肥時,必須注意選用對種子或幼芽副作用小的性肥料。
常用的種肥有:
硫酸銨。在氮肥中,硫酸銨的吸濕性小,易溶解,適量施用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無不良影響,適合做小麥種肥。硫酸銨可直接與小麥種子混播,每畝3~4公斤,或者按種子重量的50%與麥種干拌均勻后混播。
尿素。尿素含氮量高,但含縮二脲,影響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故一般不宜與種子混合播種。如需要用尿素做種肥時,必須選用優質尿素,用量不能過大,每畝2~3公斤,采用條施,先施種肥后播種,盡量避免種子與肥料接觸。
過磷酸鈣。過磷酸鈣易溶解,但在土壤中移動性小,其范圍一般在1~3厘米,大多集中在施肥點0.5厘米范圍內。含有游離酸,具有腐蝕性,易吸濕結塊,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化學固定而降低磷的有效性。選用做種肥時,必須選優質特級品,不能接觸種子。施用方法:一是條施。每畝用過磷酸鈣5~7.5公斤,與5~10倍腐熟的有機肥混勻,順著播種溝條施在種子下方或側下方2~3厘米處。二是拌種。每畝用過磷酸鈣3~5公斤,先與1~2倍細干的有機肥料拌勻(也可用少量細干土混勻),再與浸種后陰干的麥種放在一起攪拌,隨拌隨播。
鈣鎂磷肥。不潮解,不結塊,對種子沒有腐蝕性,物理性較好,施入土壤后,移動性小,不易流失,易被土壤溶液中的酸和作物根系分泌的酸逐漸分解,為作物吸收利用,宜做小麥種肥,每畝5~10公斤,可以拌種施用。
磷酸二銨。是以磷為主的氮、磷二元復合肥,每畝用2.5~3公斤,條施于播種溝內。
磷酸二氫鉀。是一種優質磷、鉀復合肥,用作種肥,可改善小麥苗期的磷、鉀營養,促進根系下扎,有利于苗全苗壯和越冬。施用方法:一是拌種。用磷酸二氫鉀500克,對水5公斤,溶解后拌麥種50公斤,拌勻堆悶6小時播種。二是浸種。將選好的麥種放入0.5%磷酸二氫鉀溶液中浸泡6小時,撈出晾干后播種。
硫酸鉀。吸濕性小,易溶于水,不易結塊,物理性好,施用方便。在缺鉀的土壤上,可用硫酸鉀做種肥。硫酸鉀施入土壤后,鉀離子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也可被土壤膠體吸附。每畝用量為1.5~2.5公斤。要注意,硫酸鉀的肥分含量高,不能與種子接觸,以免燒幼苗。一定要控制好用量,肥料與種子相距3~5厘米為佳。
硫酸鋅。在缺鋅地區施用,可使小麥增產10%~18%。拌種,用硫酸鋅50克溶于適量水中,拌麥種50公斤,拌勻堆悶4小時,晾干后播種。浸種,將選好的麥種放入0.05%硫酸鋅溶液中浸泡12~24小時,撈出晾干播種。 硼砂。在缺硼地區施用,可使小麥增產10%以上。拌種,用硼砂10克,溶于5公斤水中,拌麥種50公斤。浸種,將選好的麥種放入0.01%~0.05%硼砂溶液中浸泡6~12小時。
鉬酸銨:在缺鉬地區施用,可使小麥增產10%以上。拌種,每公斤麥種用鉬酸銨2~6克,拌種前先用40℃的溫水將鉬酸銨化開。浸種,可將選好的麥種放入0.05%~0.1%鉬酸銨溶液中浸泡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