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用抗(耐)病品種,截止2013年未找到免疫或高抗品種,但有一些農藝性狀良好的耐病品種,如蘇麥3號、蘇麥2號、湘麥1號、揚麥4號、萬雅2號、揚麥5號、158號,遼春4號、早麥5號、興麥17、西農88、西農881、周麥9號一矮優688系、新寶豐(7228)綿麥26號、皖麥27號、萬年2號、鄭引1號、2133、寧8026、寧8017等。春小麥有定豐3號、寧春24號。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
(2)農業防治合理排灌,濕地要開溝排水。收獲后要深耕滅茬,減少菌源。適時播種,避開揚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播種前進行石灰水浸種,方法參見小麥散黑穗病。
藥劑防治
①用增產菌拌種。每667m^2用固體菌劑100~150g或液體菌劑50ml對水噴灑種子拌勻,晾干后播種。
②防治重點是在小麥揚花期預防穗腐發生。在始花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防霉寶)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霉威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0%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5~7天防治一次即可。也可用機動彌霧機噴藥。此外小麥生長的中后期赤霉病、麥蚜、粘蟲混發區,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靈100g或60%防霉寶70g加磷酸二氫鉀150g或尿素、豐產素等,防效優異。[2]在長江中下游,噴藥時期往往陰雨連綿或時晴時雨,必須搶在雨前或雨停間隙露水干后搶時噴藥,噴藥后遇雨可隔5~7天再噴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方法為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噴霧。可隔5~7天再噴1次,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3]
【愛鉆研補充】1、防治關鍵在于抓住時機+足量用藥+足量用水+二次用藥。防治時機為抽穗至揚花初期、降雨前6-24小時+5-7天后再次防治,其次為雨停后24小時內晚36小時或雨間歇期間噴藥+5-7天后二次用藥。
2、用水量每畝不低于15公斤,噴片選用小孔噴片,提高霧化效果和單位面積霧滴數,提高穗部著藥均勻度。
3、用直噴頭或如果無風風小,噴頭離開穗頂一尺左右,利于霧滴飄移降落,增加穗部著藥機會和數量。低容量噴霧法或彌霧機彌霧效果更好(但是缺乏專用制劑)。低容量噴霧法是采用0.7mm以下噴片,噴出的霧滴比普通噴片(1-1.5mm噴片)細一倍以上,即同樣體積的水量形成的霧滴數比普通噴霧法多1-2倍。
4、注意用藥量和用水量。要科學認識農藥使用說明,正確使用農藥,包含準確計算用藥量和用水量。避免農藥用量不足達不到效果,超量用藥造成浪費、增加選擇壓力迅速增加病蟲害的抗藥性、環境污染等。每個正規農藥的推薦用量都是經過機構(部門)多年測定的結果,否則不會有批準登記證號。但是試驗時是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做的,一般用水量為小麥50公斤(以噴濕噴透但不流水為限),但是農民為省工省時(一畝地用水50公斤,對于大田而言確實不現實)噴藥時都做不到合理的用水量,一是用水量小,二是噴片孔越來越大,導致農藥在田間分散性差、對靶標潤濕時機短、吸收時間短、降低靶標著藥機會,從而降低藥效。所以我個人推薦常規工農16型手動或電動噴霧器,畝用水量15公斤比較合適,不低于10公斤,而且得呼吁廠家和農民盡量降低噴片噴孔,以提高霧化效果,為提率可以使用一竿三頭。另一個需要重點說明的是,當遇到推薦用藥量為某某倍水的時候,用藥量計算方法是,畝用藥量(商品制劑)=50000÷倍數(商品制劑),比如對于1000倍液的,畝用藥量應該不低于50克,500倍液的畝用量為100克。有的農藥使用說明是原藥用藥量,還要折算成商品制劑用量。
5、安排好澆水時間,避開揚花期澆水,以避免增加田間濕度和感病機會。但是如果揚花期干旱也是減產因素,因此需要靈活掌握和合理安排澆水時間。但是一定杜絕用噴灌澆地。[4]
6、防治赤霉病新型農藥。烯唑醇、咪酰胺、克百菌、戊唑醇(立克秀)、氰烯菌酯、蘇銳克、速保利等。多菌靈也有不同制劑,膠懸劑效果好,可濕性粉劑容易發生沉淀。[5]
7、防治赤霉病的時間正好也是防治吸漿蟲、蚜蟲、白粉病、銹病的時間,劑、殺蟲劑、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實現一噴多防。但注意用藥量不可過大,濃度不可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