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氮肥常用,算得上是肥料中的的一大功臣了,那在用氮肥的時候,當考慮哪些呢?原因何在,以下講解。
土壤性質。首先考慮土壤本身的供氮水平,因地制宜的施用氮肥。根據土壤肥力的狀況確定施肥量,肥力高的地塊少施,肥力低的地塊多施。氮肥分配到中、低肥力田塊的比例大于高肥力田塊。因為中低肥力田塊的增產潛力大于高肥力田塊,根據多年多點肥料試驗結果表明,中、低田塊每公斤氮增產稻谷4千克,小麥5千克,玉米5.5千克,比高產地增產潛力大。
土壤對不同類型的氮肥也有很強的選擇性,酸性土壤可選擇堿性肥料和生理堿性肥料及中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氫銨、尿素、硝酸鈣等,施用這些肥料可降低土壤酸度或不引起土壤酸度提高,而且有利于硝態氮的吸收。在堿性土壤上可選擇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能中和土壤堿度,利于作物對銨態氮的吸收,同時,堿性土壤不宜施用氯化銨和硝酸鈉肥料,避免土壤鹽分的積累,引起鹽堿化。
土壤剖面構型和質地輕重影響土壤的保肥能力。土壤剖面構型呈上粘(重)下沙(輕)或整體沙質的土壤,保肥能力較差,養分易淋溶流失,因此,在沙質土壤上施用氮肥應少量多次,基肥少施,增加追肥次數,并且不適于施用硝態氮肥。土壤剖面構型呈上沙下粘或整體質地適中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因此氮肥做為基肥施用量可以相對增大,適當減少追肥次數。
作物的營養特性。作物對于氮肥也具有選擇性,不同作物種類對于氮肥的形態和品種的選擇不一樣。果樹、蔬菜、煙草施用硝酸銨,肥效較好,既能提高作物產量又能改善品質。薯類、大蒜是喜硫作物,施用硫酸銨增產效果較好。薯類、果樹、煙草等作物忌施氯化銨。在氮肥中尿素、碳酸氫銨和氨水適用于各種作物、無明顯的選擇性。
不同作物對氮肥需求量不同。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禾谷類作物,以及棉花、蔬菜、果樹是需氮較多的作物,氮肥的施用量應大些。大豆、花生等豆類作物有根瘤菌共生固氮,對氮要求不迫切,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同一作物不同品種的需肥能力不同,水稻中的雜交稻、粳稻等,由于根系發達,吸收和需求氮量比常規稻多。據試驗,雜交早稻畝產500千克,吸收氮9.1-9.75千克,而常規水稻吸收7.8-9.55千克。
因此,氮肥的分配應結合作物的需肥特點,滿足各種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