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類作物施肥料時,常用的方法是葉面根處追肥,用這種方法是不是要用葉面肥,還是用其它肥料,你能分清楚嗎?以下分享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在藥用植物生長期間,以無機肥料、微量元素或生長等的稀薄溶液,結合人工降雨或用噴霧器將低濃度肥料水溶液噴布到植株上,借著水分的移動,從葉和枝梢的氣孔進入植株體內部的施肥方法,稱為葉面追肥,又稱根外追肥。該法是種植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施肥方法。它的突出優點是針對性強、吸收速度快(噴施后5小時即開始吸收,能延續7~10天),不受土壤環境因素影響,可以避免養分被土壤固定,養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施用方法簡單,增產效果顯著,尤其在土壤環境不良、水分過多或干旱、土壤過酸或過堿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植株急需營養以及藥用植物生長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時,采用葉面追肥可以彌補根系吸肥的不足,對增加的產量和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有關資料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上,藥用植物采用葉面追肥平均增產5%~20%,根及根莖類藥材增產10%~25%,果實籽仁類藥材增產5%~15%,草本類、花類藥材增產20%~30%。
目前,中藥材生產中使用的葉面追肥法尚有許多不科學的地方,影響了施肥效果。現介紹藥用植物葉面追肥的正確做法和具體要求是:
葉面追肥的選擇要有針對性
藥用植物主要是從土壤中吸收營養元素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對植物體的生長起著決定性作用。適合作葉面追施的肥料通常稱作葉肥、葉面肥或葉面營養液。葉面肥按成分可以分為氮肥、磷肥、鉀肥、磷鉀復合肥、氮磷鉀復合肥、微肥、稀土微肥以及加入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料等等;生產上常用的葉面肥品種有尿素、磷酸二氫鉀、硫酸鉀、過磷酸鈣、硼砂、鉬酸銨、硫酸鋅、稀土、光合微肥、噴施寶、草木灰浸出液以及米醋、蔗糖等,這些肥料具有性能穩定,不損傷葉片等特點。如丹參、黃芪、山藥、地黃和半夏等根及根莖類藥材,葉面追肥以磷、鉀肥為主,枸杞、牛蒡子、薏苡等果實籽仁類藥材,葉面追肥以氮、磷、鉀混合液或多元復合肥為主,穿心蓮、金銀花、紅花等全草類、花類藥材,葉面追肥以尿素為主。因此在確定葉面肥種類前先測定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及土壤酸堿度,缺什么補什么,以達到發揮肥效的作用,有條件的也可以測定植物體中元素的含量,或根據缺素情況確定葉面肥的種類及用量。一般認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氮、磷、鉀為主的葉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時,可以選用以微量元素為主的葉面肥。比如,藥用植物植株的“裂莖病”、“花而不實”是缺硼所引起的,可以噴施硼砂或硼酸。像這類病害,必須首先弄清致病的真正原因,然后才能按照“對癥下肥”的原則,把藥用植物所缺乏的某種肥料,配成適宜濃度的溶液,進行葉面噴灑。
此外,也可選用綜合微肥,如氨基酸鈣液肥、活力素、植物動力2003、活力鈣、施得樂、熬合態多元復合肥、多元素綜合微肥等,補充鉀、鈣、鋅、硼等元素,更能使藥用植物植株及時得到養分補充,效果更好。
葉面追肥的噴施濃度要適當
由于葉面追肥是直接噴施于藥用植物植株表面,不能像土壤施肥那樣利用土壤的緩沖作用來緩解高濃度肥料帶來的危害,因此葉面追肥掌握好施用濃度。濃度過高不僅會增加成本,還會灼傷葉片,造成肥害,引起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微量元素肥料,藥用植物從缺乏到過量之間的臨界范圍很窄,更要嚴格控制;濃度過低,藥用植物接觸的營養元素量小,施肥效果不明顯。
不同藥用植物對不同肥料有不同的濃度要求,如根及根莖類藥材多需濃度為0.4%磷酸二氫鉀溶液或2%過磷酸鈣浸出液、4%草木灰浸出液噴施;果實籽仁類藥材多需濃度為1%尿素加2%過磷酸鈣浸出液加1%硫酸鉀的混合液,或用濃度為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全草類、花類藥材多需濃度為1%~2%的尿素噴施。同一種肥料在不同的藥用植物上施用,噴施濃度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