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菌核病病害使得茄子葉片出現水漬狀的病斑,影響茄子植株的生長,農民朋友及時科學用藥可得到控制。
茄子菌核病的癥狀,苗期發病始于莖基,病部初呈淺褐色水漬狀,濕度大時,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呈軟腐狀,無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絲集結為菌核,病部縊縮,茄苗枯死。成株期各部位均可發病,先從主莖基部或側枝5-20厘米處開始,初呈淡褐色水漬狀病斑,稍凹陷,漸變灰白色,濕度大時也長出白色絮狀菌絲,皮層霉爛,在病莖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干燥后髓空,病部表面易破裂,纖維呈麻狀外露,致植株枯死;葉片受害也先呈水浸狀,后變為褐色圓斑,有時具輪紋,病部長出白色菌絲,干燥后斑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現水漬狀濕腐,終致脫落。
茄子菌核病的發病規律,以菌核在土壤中及混雜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散放出的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穿過寄主表皮角質層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通過病、健株間的接觸,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茄子菌核病的防治方法,用25%咪鮮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35%菌核光懸浮劑700倍液,或50%菜菌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菌威1500-2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可溶性粉劑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使用腐霉利藥劑時,應在采收前5天停止用藥。
以上就是茄子菌核病病害的癥狀及防治方法,農民朋友加強作物間的管理,對于病害及時用藥可控制病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