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黃矮病在各地麥區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小麥葉片,影響植株正常生產。那么小麥黃矮病如何預防?小麥黃矮病怎么防治?來看一看吧。
一、小麥黃矮病癥狀及危害
受害病株葉片尖部出現鮮明的黃色,逐漸向下擴展,呈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條紋。病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葉色的變化隨品種特性不同而不同,有的為黃色至橙黃色,有的為紅色至紫紅色。矮化程度與感病的早遲有關,一般苗期感病,植株明顯矮化,分蘗少,長勢差,后期不能抽穗或僅抽少量秕穗。中期發病植株較矮,新葉以下一葉或第二葉變黃,能抽穗但穗小,結實率低。后期感病僅劍葉變黃,植株無明顯矮化,能正常抽穗,但穗粒少,秕粒多。
二、小麥黃矮病傳播途徑
該病毒主要靠麥二叉蚜、麥長管蚜、禾谷縊管蚜、無網長管蚜和玉米蚜等蚜蟲傳播,不能由種子、土壤、汁液傳播。蚜蟲傳毒方式為性傳毒。麥收前后帶毒蚜蟲陸續遷移到自生麥苗、谷子、玉米、青稞、馬唐、虎尾草等禾本科作物和雜草上傳毒越夏。當秋季麥苗出土后,再遷回麥田繁殖為害,傳播病毒,使秋苗發病,形成來年春季發病的毒源中心。病毒感染小麥后,隨植株體內營養運轉到生長點。蚜蟲不終生傳毒,剛產若蚜不帶毒。
三、小麥黃矮病發病原因
1、小麥拔節孕穗期遇低溫,抗性降低易發生黃矮病。
2、凡是冬前蚜蟲基數大、早春蟲口密度高的田塊,發病重。冬麥播種早、發病重。陽坡地、干旱、土壤貧瘠、管理粗放,發病重。自生苗等病毒寄主量大,麥蚜蟲口密度大易造成黃矮病大流行。
四、小麥黃矮病預防措施
及時防治蚜蟲是預防黃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冬麥區適期遲播,春麥區適當早播,確定合理密度,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強栽培管理,及時鏟除田間及附近雜草。冬前鎮壓、冬灌、返青后耙耱都可有效減少蚜蟲數量,減輕發病。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采用冬小麥地膜覆蓋栽培。
五、小麥黃矮病防治藥劑
1、用20%粉銹寧乳油0.15公斤,拌麥種100公斤;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5公斤,加水5公斤,拌種125公斤,堆在一起悶6小時。
2、在小麥孕穗前后,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農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農藥600~800倍液噴霧,隔10~15天噴一次,共2~3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小麥黃矮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病原因、預防措施和防治農藥。了解更多農業種植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