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減產,嚴重時減產40%~50%,甚至顆粒無收。世界各稻區均勻發生。那么水稻穗稻瘟發生特點有哪些?水稻穗稻瘟怎么防治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水稻穗稻瘟發生特點以及防治方法,大家一起看看吧!
一、穗稻瘟發生的特點
1.穗稻瘟發生癥狀
水稻穗稻瘟病主要在穗頸或枝梗上發生,穗頸發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從穗梗向上下蔓延,造成白穗,常會引起枝梗斷折,在穗軸分枝、枝梗上及再生枝梗上的病狀與穗頸部相似,只是病斑上部的小穗與分枝變成白穗。
2.穗稻瘟發生病原
穗稻瘟病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病斑上的灰綠霜,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成的溫度范圍為10~35℃,適溫度25~30℃,所需的短時間為6~8小時,對濕度條件要求高,一飽和溫度適宜,相對濕度90%以下時,孢子形成的數量減少,80%以下則不能形成,分生孢子萌發是必須有水層或水滴存在,所需的溫度與孢子形成的溫度相同,此菌對低溫和干熱有較強的抵抗力,但對濕熱抵抗力不強,分生孢子經52℃溫度處理10分鐘即死亡。
3.穗稻瘟發病條件
(1)病原真菌的侵染。病菌主要在病谷、病草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稻瘟病的初侵染來源,病菌分生孢子在干燥的情況下可存活半年以上,在濕潤的情況下,病原菌絲的存活率大為降低,在室外地面、草堆外面或翻埋土中或堆肥中的病菌菌絲容易死亡,往往越冬活率低,而在草堆上或未腐熟的牛欄草的病菌存活率較高,露天堆放的病草或未腐熟的牛欄草的病菌在第二年天氣轉暖、遇到高溫,就會不斷發生病菌孢子,主要由氣流傳播、雨水淋洗、昆蟲傳播媒介到稻田引起。
(2)品種抗性。導致稻瘟病的發生水稻本身的抗性是非常主要的,在栽培稻中,一般燦稻抗病能力較強,粳稻較易感病。
(3)生育期。同一品種在不同生育期中,發病程度不同,苗期以四葉期,本田以分蘗至拔節期、始穗期較易感病,所以在水稻分蘗盛期,新葉增長速度時易感染病菌。
(4)栽培管理。病菌的發生,與稻田肥水管理不當相關,過多地偏施氮肥會減弱硅質化作用,引起稻株生長軟弱、偏嫩、披葉等現象,抗病能力會降低,施肥不均勻、肥料堆集的地方、稻株徒長軟弱,易形成發病中心,肥料性質對水稻的發病度有一定的影響,施有機肥比施無機肥發病重,所以合理化施肥,特別是避免過量集中或追施性氮肥,并注意配施磷鉀肥能促進水稻健壯,提高抗病能力,也要根據品種耐肥力看苗、看土質及耕作層深淺而適當施肥。
水分管理對病菌發生流行的影響也很大,稻田長期深灌、冷水浸田,田間水分不足,特別是孕穗期受旱,影響水稻正常生長,均易發病,一般認為采取“淺水勤灌”、“干干濕濕”的排灌方式,結合曬田,可提高稻株的抗病能力。
此外,本田過度密植,造成通風性透光不良,既不利于光合作用,又增加田間小氣候濕度,因而較易發病。
(5)氣候條件。溫、濕度及降雨對水稻病菌的寄生繁殖和稻株的抗病都有影響,越冬病菌一般在5天的平均氣溫上升稻30℃左右,日間濕度在90%以上,且有降雨時就開始產生孢子,散布危害,當溫度符合病菌的侵害時的要求后,如遇陰雨、日照不足,稻株同化作用就慢,則表現組織柔弱,抗病力降低,容易感病。此外,冷空氣活動帶來的連續降水,常遭致稻瘟猖獗流行。
二、防治對策
1.做好病情預測工作,可以根據水稻品種的抗性,感病的生育期和生長情況、發病情況的氣象條件等因素進行分析預測。
(1)穗稻瘟病的發展趨勢的預測。凡田間檢查孕穗期葉瘟不斷上升,特別是劍葉急性病斑和劍葉葉節瘟增加,如果氣象預報,水稻抽穗期多陰雨天氣,穗瘟就會發生嚴重和流行,應及早發出預報防治。
(2)在田間發現發病中的心后,如品種感病、穗葉生長濃綠,氣象預報又將多陰雨,一般7~10天后將普遍發病,10~15天后病勢將會加重,并且每天急劇增加,表示3~5天將會大發生,應立即發出警報,進行防治。
(3)做好病情普查工作。在稻田帶病菌普遍、穗瘟發生嚴重地區,應隨時進行檢查穗株有否與發病,按水稻品種(感病品種和當家品種)、肥料、水等條件,分別選定具有代表性大填各2~3塊,定期進行發病率及嚴重程度的調查,并按嚴重程度分級,算出發病指數,穗節瘟可在乳熟期調查一次,四點取樣,每點查50穗。
2.防治方法。防治穗瘟應選擇用高產抗病良種,加強肥水管理,消源,做好品種試驗,并輔以藥劑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1)選用高產抗病的良種,注意抗病品種有計劃選育與輪換,搞好病區品種的對比區試,對試驗情況和結果進行記錄,選用高產抗病的品種用為本地當家品種進行推廣,并做好各品種的試驗,了解其品種的試驗,了解其抗病情況,為有計劃選育和輪換提供依據。
(2)加強栽培管理,在栽培管理中,加強肥水管理,對防治穗瘟可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施肥方面,做到基肥足,追肥早,氮素化肥、有機肥、磷鉀肥互相結合,適當增施生物磷鉀肥,增強抗病能力,做到既要滿足水稻高產的營養需要,又要水稻在易感病的生長階段里,其抗病能力又不會降低,為了使肥水管理密切管理,在排灌方面,要淺水勤灌,適時排水露田,在孕穗、抽穗階段,不能受撈受旱,促進水稻根系發達,發育良好,增強其抗病能力,山區冷泉灌溉的地方,修筑山塘蓄水或設迂回水道,提高水溫再流入稻田。稻種傳病,應在無病田選留種子,并進行種子消毒。
(3)消源。水稻在收貨時,有病稻草要分別堆放,應盡早做燃料或飼料,需在第二年水稻播種前處理完畢,并注意燒毀草堆下的秕谷,做好冬閑的翻犁,播種前施用生石灰,利用稻草做堆肥,要充分腐熟才能下田,為了杜絕
①用強氯精藥液浸種,選用清水預浸谷種一天,撈取后再放入強氯精藥液中消毒,浸種子24小時,處理后的種子要用清水洗凈。
②用坑菌劑四0一浸種,用10%四0一抗菌劑500倍液浸種48小時,除殺菌外,還要催芽作用。
③用1%石灰水浸種,用0.5公斤生石灰加水50公斤浸種,中稻一般浸種2~3天。
(4)藥劑防治。穗瘟在孕穗末期和始穗期及齊穗期各噴藥一次,每次每畝藥液用量60~75公斤左右,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①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加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②用20%的三環唑畝用100克兌水60公斤噴霧,對預防效果比較好。
(5)做好科普工作,進行辦班培訓,使農民認識病菌和懂得病菌防治工作,增強科學防治意識,這是綜合防治穗瘟的關鍵。
以上就是水稻穗稻瘟發生特點以及防治措施的所有介紹了,希望小編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