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糧食作物,也是很多人都喜歡食用的。在蕎麥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蟲害的侵襲,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蕎麥病蟲害的防治技巧,希望對大家種植蕎麥有所幫助。
1.粘蟲
危害粘蟲俗稱五花蟲,是為害蕎麥、豆類和禾谷類等作物的暴食性害蟲。成蟲具有遠距離遷飛的特性,隨著季節的變化南北往返遷飛為害。在北緯32-34度以北地區,冬季平均氣溫低于0℃的日數在30天以上的地區,粘蟲一般難以越冬。外地遷飛的蟲源是造成大發生的原因,這時期的蟲態表現得很不整齊。粘蟲一年發生多代,***代粘蟲能嚴重為害春播蕎麥,第二代粘蟲能嚴重為害夏播蕎麥,而第三代粘蟲則嚴重為害秋播蕎麥。成蟲晝伏夜出,在無風晴朗的夜晚活動較盛,趨光性很弱,對糖醋酒味及其它發酵物有強烈的趨性;卵喜產在枯黃葉尖上,卵圓形,中間帶有弧形皺紋,乳白色,每幾十至二、三百粒成行或重疊排列成塊;幼蟲有6齡,先群集后吐絲分數,有受驚卷縮裝死的假死性。1、2齡啃食葉肉,3齡前食量少,抗藥力弱,是防治的有利時機。幼蟲也晝伏夜出,陰雨天整天出來取食為害。到5、6齡進入暴食期,可將作物吃成光稈。
防治方法可根據測報情況,在田間采摘卵塊,搜集燒埋枯心苗、枯黃葉。在幼蟲發生密度大時,于上午九時前和下午四時后,可將幼蟲震落在容器或地下,把蟲打死
2.草地螟
危害草地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是雜食性、暴食性害蟲。在北緯37°3′-40°5′地帶普遍發生。草地螟除為害蕎麥葉、花和果實外,還為害豆類、馬鈴薯、甜菜及谷子等多種作物。據山西省忻州市觀察,一年發生三代,以幼蟲和蛹越冬。第三代幼蟲為害***重。成蟲長12-13毫米,深褐色,有趨光性,飛翔能力較弱。黃昏時有結群遷飛習性,壽命5-7天;卵扁圓形,乳白色有貝殼光澤,散產或單產;幼蟲黑綠或墨綠色,體長20-25毫米,計5齡。2-3齡時稍觸動則彈跳,卷扭后退,能吐絲懸垂。4齡后活動劇烈,每分鐘行25-30厘米。有群集暴食習性,通常在葉間結網潛居,嚼食葉肉,殘留表皮,為時約15天;老熟幼蟲入土作繭成蛹越冬。
防治方法可用網捕和燈光誘殺,即在成蟲羽化至產卵2-12天空隙時間,采用拉網捕殺;或利用成蟲趨光性、黃昏后有結群遷飛的習性,采用燈光誘殺,效果較好。
3.鉤刺蛾
危害鉤刺蛾屬鱗翅目鉤蛾科,是僅為害蕎麥葉、花、果實的專食性害蟲,轉寄主是牛耳大黃。據云南尋田、寧浪,貴州長順,寧夏固原、隆德等地觀察,各地約一年發生一代,以蛹越冬。成蟲長10-13毫米,有趨光性、趨綠性。白天棲息于草叢中、樹林里。遇驚擾則低飛,飛翔力不強。壽命為7-10天;卵橢圓形,產于葉背,珍珠白色,散產,一葉一塊,每塊60-120粒,卵期4-10天;初孵幼蟲群集害葉,2-3齡后有假死性,能吐絲下垂,分散為害。高齡幼蟲則爬行或折葉苞取食。幼蟲歷時59-60天;蛹期7個月,分散于土中15厘米處。
防治方法利用幼蟲假死性和趨光性,實行燈光誘捕和人工捕殺,可以減輕鉤刺蛾的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