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味道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害的侵襲,其中晚疫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本文將為大家介紹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技巧。
1.建立預警體系,盡早發現中心病株
從馬鈴薯現蕾始期開始,由農業技術人員在馬鈴薯晚疫病易發生區域和早熟品種種植區域進行田檢,及早發現中心病株,為及時有效進行晚疫病防治提供預報。發現中心病株后要及時拔除,移出田間深埋,并在周邊50m范圍內噴施殺菌劑。
2.適時做好預防,科學施藥提高防效
晚疫病是一種可預防、可的病害。晚疫病發病需要溫度、濕度等必要條件。當平均氣溫達到15℃左右、連續出現降雨,則要開始預防晚疫病。這一時期一般是馬鈴薯封行前,在田間噴施保護性藥劑預防晚疫病發生。使用方法為:2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或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田間出現中心病株后,要及時使用性藥劑噴霧。目前普遍使用的性藥劑有甲霜靈錳鋅、瑞礬、代森錳鋅、殺毒礬、克露、阿米西達、達克寧等農藥。掌握好施藥時間是關鍵,***次用藥是在田間出現中心病株時,第二次和以后用藥需根據天氣和病害流行情況確定。若前次施藥后一直晴天或僅有輕微降水,病害得到明顯抑制,下一次施藥可等到下次降雨之后再進行;若前次施藥后很快有較強降水,則在住雨植株干爽后進行下次施藥。提倡交替噴霧,以減少晚疫病菌抗藥性的產生,提高防效。性藥劑一般噴霧3-5次可有效防治晚疫病。
3.田間綜合管理,增產增收減損并舉
封行前進行第二次培土,增加壟高。培土既可加厚土壤覆蓋層,保持土壤溫度和濕度恒定,促進塊莖膨大,提高產量;同時有利于田間排水,降低濕度,減輕晚疫病對地上部分的危害;還能減少晚疫病菌孢子通過雨水洗刷進入土壤而對薯塊產生的危害,降低薯塊腐爛率。
4.突出防治重點,確保重點防治對象
根據晚疫病發生規律和品種抗性與地域區別,采取全面監測和重點防治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即中晚熟抗病品種和早熟感病品種以防治早熟品種為重點;商品薯和種薯以防治種薯為重點;一般田和高產創建田以防治高產創建田為重點;普通村和馬鈴薯整村推進示范村,以示范村防治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