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是作物種植過程中經常被使用的一種農藥,可以防治大多數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雜草問題,但是有很多朋友在使用除草劑時都會使用不當,本文將為大家介紹除草劑使用不當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除草劑使用不當引起的危害
1、抑制當季作物生長。在正常用量情況下,對小麥、玉米、大豆、棉花這幾種作物都做過實驗,結果都發現,基本上所有的除草劑都有副作用,和人工除草相比都是減產的。抑制當季作物7-15天不長,隱性減產10%以上。在苗弱、苗倒或加大劑量的情況下隱性減產可達20-30%。黑龍江省植保站試驗表明,除草劑副作用導致玉米、大豆、水稻減產20.6%-37.1%;河南省藥檢所試驗表明,除草劑副作用導致小麥、大豆、玉米減產13.8%-29.7%;山東省植保站試驗結果表明,除草劑副作用導致玉米減產16%。
2、殘留影響后茬作物發育。除草劑的作用基理是抑制植物體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以影響支鏈氨基酸的合成。除草劑的設計是對栽培作物起到***大的保護,而對雜草具有***大的殺傷力。但雜草是相對于栽培作物而言的。比如同一適生季節里,小麥長在油菜地里面,就是雜草。收割小麥后,種上大豆或玉米,再生長出來的小麥也是雜草。因為時差和位差的原因,給除草劑的設計帶來諸多困難。由于除草劑是定向的,雜草是相對于栽培作物而言的,當所謂的“雜草”搖身一變成為目標栽培作物的時候,殘留在土壤中的除草劑依然不會放過它。如果上一茬施用的除草劑是專殺這一作物的,那么作物就像惡魔纏身,無法正常生長,嚴重的甚至導致絕收。2004年安徽淮南地區10萬多畝大豆受上茬使用氯磺隆、甲磺隆殘留影響,有1萬多畝絕收;2006年南陽市淅川、鄧州市因麥田3-4月使用苯磺隆導致后茬1萬多畝小辣椒出現藥害。
3、污染糧食、土壤和地下水。由于目前使用的化學除草劑以有機磷的為主,而有機磷在土壤中的殘留期一般可這36個月以上。根據調查,目前普遍使用的除草劑中有20-70%會長期殘留于土壤中,從而造成土壤、地下水,甚至糧食的污染。被污染的糧食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后還會影響人體健康。
4、造成土地“癌化”。土地“癌化”就是人們形象的說法叫“癌證田”,即無法改茬,目標作物產量低或根本沒有收成。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如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地,因長期過量使用除草劑,已出現大面積的“癌癥田”。中原地區雖然尚未發現有“癌癥田”,但長期施用除草劑而形成的累加效應,不得不防。一旦形成“癌癥田”,農業生產將會遭受重大損失。
怎么避免除草劑使用不當
1、除草劑***好使用專用噴霧器,如無專用器械,噴完藥后必須使用生石灰或石硫合劑浸泡48小時以上,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才可以給其他作物噴藥。除草劑混用一定要根據除草劑的特性、雜草發生特點、作物生長階段靈活選擇,避免盲目混用除草劑,要現混現用。
2、藥液須用清潔水配制,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土壤處理的除草劑噴水量要適當高些,畝兌水50-60千克,莖葉處理的除草劑常規噴霧兌水量可適當少些,畝用水量一般以30-45千克為宜,墑情不足時要適當加大水量,缺墑時暫不施藥。
3、藥劑配制必須采取二次稀釋法,切忌先倒入藥劑后加水,這樣藥劑容易在噴霧器的吸水管處沉積,使先噴出的藥液濃度高,易產生藥害,后噴出的藥液濃度低,除草效果差。也不可將藥劑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噴霧器內,這樣可濕性粉劑往往漂浮在水表或結成小塊,分布不均勻,不但不能效果而且噴霧時易阻塞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