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一種常見的大田豆類作物,種植豌豆想高產,管理和病害的防治很重要。本文將詳細為大家介紹秋冬季節鮮豌豆的管理方法以及病害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參考。
1、查苗補缺
播種后7-10天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查苗補缺,適時澆水。如幼苗過多或過密,應及早間苗,確保苗齊苗壯。
2、中耕除草、培土
豌豆易受草害,應結合培土除去墑面雜草。培土標準為泥土蓋到植株片真葉的基部為宜,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促進根系發育,增強吸水吸肥能力,防止植株倒伏。除草時應避免植株損傷,并及時摘除下部枯黃老葉及病蟲枝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保花保莢。
3、合理追肥
播種后如遇干旱宜及時灌水,在土質貧瘠、基肥不足、幼苗生長細弱、葉色淡黃的情況下,宜進行追肥,一般施肥量以每畝澆腐熟的人畜糞尿兌水2000kg。在旺長期和花莢期追肥2--3次,施肥以腐熟人糞尿、廄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合,每畝施尿素6-8kg,避免氮肥過多,造成植株徒長,影響根瘤的形成。進入始花莢期,要進行1-2次葉面肥噴施,每畝噴施0.3%尿素+0.05%鉬酸+0.2%磷酸二氫鉀50kg,以提高結莢率。結莢期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進行根外追肥,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和潛伏花芽開花結莢,延長收獲期。
4、科學水分管理
豌豆不耐澇,在生長期間應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避免田間積水。苗期適當控制水分,可防止植株徒長,預防病害的發生。開花結莢期需水較多,這時候以促為主,保持土壤濕潤狀態,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干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病害的發生。
5、防治病蟲害
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并嚴格執行農藥間隔期的管理規定,確保豌豆產品質量。同時,注意農藥交替輪換使用,確保防效。苗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可采用藥劑拌種,可用20%的三唑酮乳油按種子重量0.25%拌種,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的拌種,或用70%甲基硫菌靈500-800倍、50%多菌靈500-800倍全田澆灌。進入旺長期,田間濕度大時常有白粉病發生,可用2%武夷菌素水劑300-5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乳油5000-7000倍液、70%甲基硫菌磷1000倍液噴霧防治,7-10天噴一次,連防3-4次;褐斑病可選用70%甲基硫菌磷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7-10天一次,連防1-2次。蟲害主要有蚜蟲和潛葉蠅,防治蚜蟲可用10%煙堿800-1000倍液,25%阿克泰7500-15000倍液,3%定蟲脒2000-3000倍液;豌豆潛葉蠅可在田中連片插黃板誘殺成蟲,每畝30塊,防治藥劑可選用1.8%阿維菌素類藥劑2000-4000倍,90%殺蟲單1000倍噴霧,連防1-2次。
6、及時采收
開花后10-13天左右,當豆莢飽滿,莢色由綠變淡時為采收適期,要及時進行分期分批采摘,此時鮮莢品質好。如豆莢衰老后,品質變劣,還消耗大量養分,易引起植株早衰。鮮豆莢收獲后應抽樣檢驗,檢驗結果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標準要求的,進行分級包裝上市。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進行深翻,減少越冬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