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調節劑這幾年來非常盛行,當然也很受農民朋友的歡迎,專家的研究指出:植物生長調節劑98%都是低毒或微毒。7月4日,在青島召開的全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發展與應用交流會上,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生測室主任張文君針對目前社會對植物生長調節劑存在的一些偏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農戶在使用調節劑的過程中存在多種問題,比如不注意時期,劑量濃度不合適,混用不合理等,部分農戶甚至以調節劑代替肥料,導致養分不足,植株早衰,影響產量與品質,乃至產生殘留。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葉紀明介紹,調節劑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優點:一是使用針對性強,對作物具有促進或者抑制作用;二是應用面廣,目前廣泛用于糧食、棉花、果樹、蔬菜等各種作物;三是使用量少,大部分一季只需按規定時間噴用一次。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優點更在于性強。截止今年6月,在農業部登記的482個植物生長調節劑制劑產品中,環境友好劑型(包括水劑、可溶性粉劑、可濕性粉劑)占2/3,低毒或微毒制劑產品更是占98%,與殺蟲劑、除草劑等其他農藥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毒性要小得多。
一些廠家對技術要求不嚴,導致了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良莠不齊。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昌緒說,不少廠家隨意添加成分,對農戶的技術指導也不到位,“部分調節劑一般一季作物按照規定時間只需噴一次,但一些廠家為了推廣產品,告訴農戶要像葉面肥一樣三五天用一次,造成產品濫用乃至殘留。”
同時,目前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還面臨品種老化的問題。中國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譚偉明指出,銷量靠前的35個登記品種均為上世紀90年代前所研發,占調節劑產品總數65%,而且仿制產品多,自主創制品種少,“目前存在的企業研發相對薄弱,知識產權保護差,仿冒代價太低等問題,都制約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