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關鍵的防治時期用藥
植物病害發生是由點到面,由少到多,由輕到重,對這類病害要做到預防為主,抓住病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在發病前或者初期用藥,只用一次藥預防效果就很好,如果在病害大面積發生后用藥,至少要用3次才能制止擴散,這樣既加大了用藥成本,又增加了人工成本,還對作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二、做到對癥用藥
很多種植者對病癥不能識別,因而無法正確地選藥,導致防效差,甚至無效。
1、把植物生理病害誤認為是侵染性病害,用殺菌劑去治生理病害。生理性病害是缺某種元素引起的病癥,只有補充對應的元素才能根治,如果用殺菌劑去防治,藥不對癥,既無效,耗人工,又花錢。
2、用殺真菌的藥去防治細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無法達到效果,反而認為購買的藥質量有問題。
3、農作物發生的真菌性病害有很多種類,要仔細判斷。如果病癥判斷不準,選用的殺菌劑不當,同樣也達不到預期的防治效果。如灰霉病和銹病都屬真菌性病害,但它們的用藥卻有很大區別。
葡萄霜霉病
4、保護性殺菌劑和性殺菌劑是有區別的,保護性殺菌劑是在病害發生前使用,在植株的莖、葉、果表面建立起保護膜,防治病菌的侵入,起保護作用。在發病前用藥效果好,但發病后防治效果就差。而性殺菌劑一般都有內吸作用,它能夠迅速內吸、傳導到植物體內,殺死病菌起作用,發病后就應該選擇性藥劑。
三、施法要正確
根部病害要采用藥液澆灌方法,莖稈部位的病害要用噴淋或涂刷法,葉部病害要做到正反面都噴并均勻周到,重點噴葉背面。如根腐病就要用澆灌方法、煙草的黑莖病要用噴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