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安流鎮水稻田發現稻水象甲,這在廣東屬首次發生,為及時封鎖控制稻水象甲疫情,廣東將在全省水稻種植區開展持續五個多月的普查工作。
稻水象甲是什么?
稻水象甲是嚴重危害水稻的一種害蟲,該蟲屬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主要危害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其成蟲危害水稻葉片,幼蟲危害水稻根部,一般可導致水稻減產10-30%,嚴重時可達50%以上,甚至絕收。
稻水象甲原產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和亞洲的日本、朝鮮、韓國和中國,毗鄰廣東的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省(區)早已發生,廣東屬首次發生。
廣東普查水稻種植區
為盡快查清稻水象甲在廣東發生分布情況,及時封鎖控制稻水象甲疫情,保護廣東糧食生產。
廣東省植保植檢總站制定了《廣東省稻水象甲疫情普查和防控技術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廣東將針對稻水象甲開展為期五個多月的疫情普查工作,直至9月底。
普查范圍為全省水稻種植區,重點是鄰省交界、鐵路、公路及村寨附近,以普查稻田為主,兼顧鄰近稻田的邊埂、溝渠、荒地、山坡、林地等場所雜草叢生處。
各個縣(市、區)應調查主要水稻種植鎮(街),每個鎮(街)調查3-5個水稻連片種植區。
在普查方法上,《方案》提出,采取訪問、踏查與詳查相結合,以觀察識別典型危害狀“取食斑”和成蟲為主,兼顧調查幼蟲、蛹土繭的方法進行。
禁止從發生區調運種子、秧苗等
在疫情防控方面,省植保植檢總站建議采取檢疫監管、化學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種方式。
談及檢疫監管,《方案》指出,按照《水稻種子產地檢疫規程》進行產地檢疫,加強對水稻制種基地和秧田的檢疫監管。
禁止從發生區調運種子、秧苗及一切可以攜帶稻水象甲的物品,加強對調入稻種等稻水象甲寄(宿)主物品的復檢工作,嚴防稻水象甲傳入。
一旦發現疫情,及時上報,依法做好疫情封鎖、控制和撲滅。
稻水象甲防治辦法
1、農業防治
可采取加強水、肥管理,適當淺水栽培,水稻生長期間注意曬田,使稻田泥漿硬化,抑制稻水象甲幼蟲危害。
水稻收割后,稻草實行滅蟲處理,鏟除稻田周邊雜草。
改變種植方式,推行旱育秧和無紡布旱育秧,有條件的地方可改種蔬菜、果樹等非寄主作物。
2、物理防治
可在水稻生長期設置殺蟲燈誘殺稻水象甲成蟲。
育秧時可使用20目防蟲網全程覆蓋,防止越冬代成蟲遷入危害。
在拔秧移植時,清洗秧根,降低秧苗上攜帶稻水象甲幼蟲的數量。
3、生物防治
通過稻田減少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保護蟾蜍、青蛙、魚類、麻雀、螳螂、蜻蜓和蜘蛛等捕食性天敵。
也可采用稻田養鴨、養魚等模式進行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