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缺鐵黃化病又稱之為黃葉病、褪綠病,是各地盆栽杜鵑常見的病害。杜鵑缺鐵黃化病屬于一種生理性病害,養殖人員應及時了解杜鵑花缺鐵黃化病的防治措施。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主要是土壤缺鐵或鐵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影響葉綠素的合成,使葉片變成黃綠色。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多發生在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后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保持綠色,使葉片上的綠色呈網紋狀。隨后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較大的葉脈外,全葉變成黃色、黃白色,嚴重時,沿葉、葉緣向內枯焦。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防治措施:
硫酸亞鐵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糞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種方法效果良好。在偏堿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此溶液的PH值為4.7,能使堿性土壤變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葉黃化現象得到,同時酸酸二氫鉀中還有磷、鉀元素,利于開花和提高花量。
經常澆施硫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硫酸亞鐵(化學純)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繼數次,可獲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