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適宜種植在陽光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土壤中,農民朋友及時學習竹筍種植技術,使得作物能夠豐產豐收。
竹筍種植技術之整地定植,種前要全面深翻松土并開挖直徑0.5米,深0.4米的苗穴,定植規格一般為4×4.5米,也可根據土質肥瘠、光照情況適當稀植或密植。每穴施綠肥25-30公斤,土雜肥或火燒土3-5擔,加適量石灰,待綠肥腐熟沉實后種植。低畦地苗穴不能太深,宜培墩栽種。竹筍種植的時間是每年清明前后,竹苗放在長流水中浸養,待長出新根,才栽種為佳。植后要保持土壤濕潤,如遇天旱,每2-3天要澆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澇,加強管理,防止人畜搖動,發現病蟲應及時防治。
竹筍種植技術之施肥,由于竹筍產量高,對肥料需求量較大。種后一個月可開始施肥,每畝可以施草木灰250-300公斤,土雜肥100-150擔或禽糞250公斤。與化肥交替使用為佳,次每株可用復合肥25-50克,為不傷害幼根,采用挖洞穴施,放施后應復土,保持肥不失效。以后每月施肥一次,肥量應視竹苗長勢逐次增加。
竹筍種植技術之蟲害防治,竹筍主要蟲害是蚜蟲和蛀竹蟲,蚜蟲每年發生十幾代,且世代重疊,7-9月為盛產期,常群集于嫩葉背面吸食液汁,且易引起煤煙病。防治上采用挑治的辦法,發生蟲害竹園一般每年防治3-4次,即清明前,小暑至大暑,冬至前后各施一次藥,如8-9月遇高溫干旱天氣需多施一次藥。藥劑可用25%的樂果乳油在竹身離地面第3至4竹節處涂一圈即可。也可用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射。蛀竹蟲較少發生,如有也按以上方法處理或人工捕捉。
竹筍種植技術之采收,當竹筍頂端二片小葉長2厘米左右并反轉時,即可采收。收筍時用竹鑿,翻開表土,用力鑿斷,但應小心不傷筍頭以利再生。挖筍后隔一段時間再用土覆蓋好竹蔸,一般早晨取筍,傍晚覆土,讓切面收干水分,防止腐爛。
以上就是竹筍種植技術,農民朋友可根據作物的生長及時供應營養元素,使得作物能夠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