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種植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今天來看下平菇種植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很多方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吧!玉米芯和秸稈中有機質含量相對棉籽殼偏低,以前有菇農采用壓塊種植的方式,但是效果不好,容易出現棚室空間利用率低、濕度難控、出菇不齊、平菇商品性差等問題。建議菇農仍采用菌袋栽培,可換用大菌袋,后期管理上也應仔細,避免出菇不良、長勢差、菇片薄等問題的發生。
首先,加強補水保濕,提高出菇率。
進入出菇期后,應注意菌袋的水分充足,水分偏低、濕度過小,極易形成老化的菌皮,影響下茬菇的產生。因此,在出菇期要及時補水保濕,菇棚地面要經常灌水保持濕潤,每天向地面、空中、墻壁及出菇的菌塊噴水2-3次,使空氣濕度達到85%—90%。要注意,不能往剛現蕾、尚未成型的小菇上噴重水。
另外,大菌袋出菇面較大,子實體菇片較散、較薄,而玉米芯和秸稈營養消耗大,應該及時追肥,當前使用效果較好的有平菇轉潮王、菇多生、菇耳高能源等。
其次,頭茬菇采收后,營養補充需及時。
利用玉米芯及秸稈栽培平菇,后期營養不足的問題會表現的更加明顯,因此二茬菇就要及時補充營養,可按照平菇轉潮王稀釋500倍、菇耳高能源300倍或菇多生200倍溶于水配成營養液,使用補水針進行補水;也可以將營養液傾倒在菌塊頂端的水槽中,讓其自然滲透到菌塊中,讓菌絲自然吸收。補充原則按照采多少菇補充多少營養液,切忌將營養液注入過多。
,病害早預防,提高商品性。
潮濕的環境下病害多發,尤其是細菌性病害。茬菇采收后,在菌塊表面形成傷口較多,為有害細菌侵染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了棚內濕度,噴水一般較多,濕度較大,也給細菌性病害侵染創造了條件。因此,茬菇采收后,要及時老菇根,加強棚內環境調控,抑制病原菌侵染。白天,菇棚棚面可采用放“花簾”措施,為菇棚創造散射光環境。另外,可噴施霉斑凈、農用鏈霉素、細菌殺等防治細菌性病害發生,隔7天左右噴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