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茄子時,如果室內溫度較低,在生長中茄子就會形成疙瘩果的狀況,在茄子表面指狀高0.5-1厘米的突起,這種時候就會非常影響到賣相,那么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來了解一下相關信息吧!
疙瘩果形成的原因:直接的影響就是低溫和晝夜溫差大,溫度太低,尤其是遇到特殊天氣,假如連續3天白天棚溫低于25℃、夜溫低于15℃時,根系活動減弱,吸收的營養不能滿足果實的正常生長需求,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出現疙瘩果。而白天,光照良好,揭開草苫子后,棚內氣溫升得很快。由于果皮先受熱,所以在上午9-10時,果皮與果肉溫度相差很大。長期處于晝夜溫差大的狀態,果皮生長速度勢必超過果肉,也會導致果實長疙瘩。還有一個原因,是赤霉素用量過大,導致點花后果實發育過快,對外界的抗逆能力變差,也會造成疙瘩果的出現。
需要做哪些可以預防這種現象的出現呢:針對以上所講的幾種原因,管理大棚時小心以下幾點:棚室保溫一定要做好,尤其是保持夜間溫度不低于15℃,避免使根系活動能力變差。晴天時,拉開草苫子后1小時再給棚內放風,讓棚室內的溫度緩慢升高,避免使果實溫度變化劇烈。同時還要注意葉面肥的噴施。可噴灑全營養型葉面肥或甲殼素等增強植株抗逆能力的葉面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