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測土配方施肥已經實施了很長時間了,一些地方也因此獲得了增收的回報,但也有一些地方只將配方停留在紙上。如何做到“既開方又抓藥”,是對這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近日,農業部加大了測土配方施肥的工作力度,并將安排轉移支付資金7億元,以加快推動全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重心向配方肥推廣應用轉移,將紙上配方變成田里的配方肥,將專家的施肥建議和農業部門的技術方案變成農民科學施肥的自覺行動。
這是務實之舉,也是做好這項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關鍵之舉。
測土配方配肥,是現代農業中一項很重要的平衡施肥技術。通過測土配肥,可以根據土壤供肥情況及種植作物的需肥特點等,確定施肥的種類、配比和用量,進而實現增產豐收、節約成本及促進環保的目的。
過去農民種田大都是盲目施肥,有人形容為“施什么憑感覺,施多少不準確”.經過近幾年來的努力,測土配方施肥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以普遍推廣,廣大農民也逐步感受到了科學施肥帶來的一舉多得的好處。
據農業部門統計,從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以來,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推廣面積達到12億畝以上,惠及了全國2/3的農戶,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試點到“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有的地方雖然開展了土地測肥工作,但由于經費緊張和土肥員力量不夠等因素,無力開展作物的肥料田間試驗,隨便找塊地“一測了之”,沒有起到指導農民科學用肥的作用;有的地方雖然測土配方很認真,施肥的“方子”也開具的很科學,但沒有及時組織農民“照方抓藥”,農民還是我行我素;還有的地方“方子”也開了,農民也愿意去“抓藥”,但由于供應單位的肥料結構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存在“無藥可抓”的現象。
這就給我們的各級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解決“只開方不抓藥”的問題,而且要解決“無藥可抓”的問題。此間,農業部召開全國配方肥推進工作會議,說明中央不僅正視了這兩個問題的存在,而且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兩個問題。
在這種情勢下,各地就應該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進一步完善測土施肥的運營體系建設,從測肥、配方、試驗、供肥等各個環節,組建協作專班,尤其要鼓勵肥料企業參與配方肥生產供應和技術服務;二要進一步加大測土施肥的宣傳培訓力度,廣泛開展“科技入戶工程”,使硬性推廣變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三要進一步與區域化的農業產業相結合,通過測土施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乃至“一縣一品”的產業布局。
測土配方施肥不單是農業部門的事情,而是需要各級政府牽頭組織,各有關部門共同配合。尤其是對于各生產企業而言,更是為大家提供了一個通過服務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升級的機會,相信有遠見者就會跟政府步調一致的。